第314章平静的日子到头了-《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3/3)页

    山东和河南之地,有了充足的化肥和农药供应,还交不出六十万吨粮食,他干脆用面条上吊好了。

    “你,不行!”

    崇祯皇帝现在不能动程世杰,不代表他还要给程世杰更大的权力和地盘,现在辽东被程世杰经营的铁板一块,再把山东和河南交给程世杰,就算程世杰心中没有异心,不代表程世杰麾下的文武官员没有其他想法。

    “那,臣无可奈何!”

    “你举荐一个大臣治理山东和河南!”

    “臣倒是真有一个人选!”

    “是谁?”

    “孙承宗孙阁老!”

    “不行,孙阁老年龄大大了……”

    程世杰道:“孙阁老威望足够,在朝中恐怕非议不多!”

    在程世杰想来,温体仁反对孙承宗,那是因为害怕孙承宗抢了他的位置,可是河南山东巡抚,或者总督,这只是地方官员,威胁不了温体仁的位置。

    “孙阁老虽然是大才,当个河南山东巡抚是足够资历的,不过,眼下西北流寇越闹越凶,建奴又在河套蠢蠢欲动,程卿,据三边总督孙传庭送来奏折,说建奴在河套调动频繁,随时可能进攻宁夏府,你怎么看?”

    ……

    河套地区丰州古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将隋时的郡改为州,设丰州。丰州城位于格更召苏木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时称库结沙)中,为当时地北交通要冲。

    在明朝时,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为便于统辖,恢复万户组织。鄂尔多斯万户此时为右翼三万户主干,驻牧河套。在林丹汗死后,其子额哲向皇太极投降,这里就成了金国的地盘。

    年初的时候,范文程带着一万余建奴,两万余汉军旗,八千余蒙古人,共计四万余人马来到丰州古城,利用丰州古城的老城遗址,重修了丰州城。

    范文程抵达丰州以后,他竭尽全力招纳山西、陕西两地的破产农民,兴修水利,掘井修渠,垦荒屯田,硬是在这荒凉贫瘠的鬼地方开垦出了四十万亩田,安置了三万多流民。回头看看这大半年的经历,他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万万不敢相信自己竟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要说起来,范文程的运气太好了,他从陕南流民手中得到了一种谷子,这种谷叫狼尾谷,在后世也号称小米之王,不怕雀儿吃;不怕虫(左虫右全);不怕风磨;耐早;结籽坚实;成熟期适当;产量高,每垧收粮2石2升,草1,329斤。从辽东偷买的玉米种,居然获得了丰收,每亩产量为1石5斗。

    要说丰州这个地方,在隋唐时期,气候还是不错的,可是明朝已经非常干旱了,又冷又干,时常起风沙,还缺水,让人抓狂。但是范文程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运气好的话还能青史留名!

    十年寒窗苦读,图的不就是一展抱负么?当官就该到这种穷苦的地方来,做出成绩,只要自己成功,自己就是大金国的擎天柱。

    由于有了这两种耐旱的种子,范文程算是取得了开门红。

    “开饭喽!”

    这时,伙头军拎着一口桶和一个大竹篮走了过来,把东西放下,建奴士兵们迫不及待的掀开,诱人的食物香味扑鼻而来,大家不禁发出一声欢呼起来。

    虽然饭是狼尾谷做成的窝窝头,茶汤则是先把水煮沸再加入奶酪、盐和茶叶煮开,香甜可口,营养非常丰富。

    一名牛录额真乐呵呵的看着范文程道:“范大人,一起吃吧。”

    范文程还真有点饿了,笑道:“那本官就不客气了!”

    范文程捊起袖子席地而坐,拿起一个窝窝头,一名建奴给他盛了一碗肉汤,大家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嚼。

    吃得正过瘾,疾疾的马蹄声传了过来,牛录额真愣了一下,跳了起来,跑到谯楼一看,好家伙,两名建奴骑兵骑着快马朝这边飞奔而来,每跑一步就从口鼻里喷出一团白沫,显然体力已经被榨到极限了。

    范文程心一沉,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太了解这些骑兵了,对于这些超级自恋的骑兵而言,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除非是十万火急,否则他们绝对舍不得这样对待自己的伙伴的!

    那名建奴举一个长条布包裹的卷轴,大喝道:“汗王金箭传令!”

    听到这话,范文程长长叹了口气:“平静的日子到头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