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共同警备区(四)-《文豪1983》


    第(2/3)页

    “我希望请他们来开会!”余切说。“不要怕,只是来开会!”

    裴顺化怀揣着《共同警备区》,乘坐一辆罗马尼亚吉普车穿越河谷,回到自己人的防线中。

    在车上,他打开了看。

    一开始就让他吸引住了:停战协约签订在即,中越前线某哨所发生了一起死亡案件,其中一名北方的士兵牺牲,另有三名越南士兵死亡。

    恰好在这次事件后,停战协约便签订,因此双方都不愿意进行过多宣传。

    一个华裔越南人顺华被派去调查情况……他很快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是一场偶然冲突,而是有更深刻的真相。哨所里面多份证据显示,在这里极可能发生了和猫耳洞前线类似的事情——士兵们私下走到了一起。

    更为糟糕的是,主角顺华在调研中患上了身份认知上的矛盾。他在国籍上是越南人,但他越是调研,越是觉得自己在文化上和中国人没什么区别。

    他的耳边好像总是有声音在说:你越南人的身份是虚假的,反倒是流着中国人的血。

    他逐渐摸清楚案件的真相,精神却渐渐失常起来……

    卧槽!这不就是我吗?

    这个主角耳畔响起来的声音,不也是余切吗?或者是那位在河内的“常征”同志?

    他们这些大人物遥控着我,时而似乎要打下去,时而唱起了和平之歌……风向变幻不定。

    像我这种人就倒霉了!只要我踏错了半步,以越南现在吃鸡局空前激烈的情况,可能我就要被杀头,还连累到家人。

    裴顺化看得大汗淋漓,他的罗马尼亚吉普车本身又十分晃荡,花了足足一个下午,裴顺化才抵达越南所在的前线部队,经过走访后把参与到最后作战的几个越南兵找到了。

    这些人是前线356师某连,由师长阮文得带领,长期以来是越南的王牌部队,因此纪律性比较好。在越南人往前线消极抵抗的浪潮中,356师反而坚持到了最后。

    356师的人问他:“你找那几个人来干什么?”

    “我要带他们去河谷对面。”

    “河谷对面不是中国人吗?”

    “对的,就是请他们过去参观的。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余切想要见他们,想亲手送他们。”

    听到这话,356师的人面面相觑,一位认识参与过作战的人告诉裴顺化:“现在大家都和中国人接触,崇拜余作家的更不知道有多少!但他们几个不一样,你让他们去恐怕行不通!”

    “哪里不一样了?”裴顺化问。

    “他们绝不会接触中国人。”

    裴顺化很快搞清楚了原因:原来,发生在双方哨所的“最后一战”,双方互有伤亡,越南人死的还多一些。

    越南兵也是有骨气的,如果没死人也就罢了,过去找余切认错,讨好他都行——反正他都被越南的喉舌《人民报》称之为“和平专家”,“越南人的老朋友”,国际上也称赞余切为和平做出的努力。

    然而,再好的印象也抵不过自己人死了。

    这几个越南兵恐怕恨死余切了。

    裴顺化找到这几个越南兵,说了对面中国人的要求——果然被拒绝了。

    无论裴顺化怎么说,他们都不愿意去。而且还说出一个令裴顺化尴尬的事情:由于中国人仍然在间歇性轰炸老山(到88年末才结束),以至于先前死了的越南兵还在河谷地带,现在怕是尸体都发臭了。

    他们恨中国人入骨,哪里会参加告别会?

    然而,事情万一办不妥,余切写了《胡志明情史》怎么办?这是更大的事情!

    这些越南兵没有大局观的,根本不知道文人的可怕,国父胡志明的圣人形象,涉及到越南的国族认同!“常征”同志再三吩咐,绝不能让胡同志的名誉受损。

    裴顺化只好联系该师的师长阮文得,消息一层层上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