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韩信这种人在历史乃至现实中是很多的。 在三国里面也是不算是什么少数。 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韩信的才华非常的强,项羽对他的确是不如刘邦对他那么的重视。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双方的情况啊。 项羽的地位和刘邦的地位。 这一点就比如在三国时期的问题一样。 夏侯霸在曹魏是个什么地位,可是当他进入了蜀汉,那是另一个地位了。 怎么?曹魏的皇帝还不如蜀汉的皇帝会用人? 当然不是。 那么为什么蜀汉和江东投降曹魏的很多,但是却都寂寂无名。 但是曹魏投降江东和蜀汉的并不多,可每一个都非常的出名,甚至重要? 这就是从小跳大和从大跳小的区别。 但是对于这种人....我们是没办法说什么的。 就如韩信当年在项羽手下当亲卫,也就是执戟郎中的时候,他的吃穿用度哪个不是项羽给的? 但是看看结果...嗯....跑了个球球了。 我就很喜欢影视剧的那个对话。 “你要当逃兵么?” “不,我只是厌倦了,我要回家...” “......” 如果历史真的这么有戏剧性,那么这个将军心头一定是万马奔腾。 韩信投奔汉王刘邦之后,也不是立刻就混到了大将军,但是刘邦也没亏待他啊。 直接升级就说明了很多事情,让他去管理后勤,也算是成功当上了一名将校。 等于说,在这个阶段刘邦给他吃穿用度,然后夏侯婴还是他的救命恩人,萧何对他也是十分的看重的。 结果呢? 他又跑了... 从这两次逃跑的过程来看,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出来一件事情的。 钱到位,人干废这句话并不适合韩信。 他要的不是赏赐不是钱,你可以说他要的是重视。 但在我看来,他要的是权利! 你如果想要靠着工资到位就得到韩信的心?那你恐怕连韩信的身子都得不到。 至于能力和忠诚,那你是想都不要想了。 韩信提出来了很多的要求,不单单是大将军,更重要的是,那种近乎于贵公子一般的条件。 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出来,韩信和萧何张良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他们的忠诚,那更是迥然不同。 在韩信的记录之中我们可以清洗的明白他的意思。 他的中心思想从来不是汉王给了我吃穿用度这种项羽也同样给过的东西。 他说的是,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 汉王遇我甚厚! 请记住,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可如果说那个时候项羽突然缓过神来了,给了他同样的待遇,甚至更好的待遇。 这个事儿,能不能谈下去? 这个事儿,你未必就不能谈下去。 毕竟那个时候和刘邦分割包围项羽是不同的。 那个时候项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面对着一个因利益而动心的人来说,你给他更多的利益。 他会不会有想法? 很明显,这个事儿他不是不能谈的。 就比如很多人说,为什么不能向某某地方学习,给极高的待遇去拉拢人才? 那这个事儿就有意思了。 因为这么做的后果是某个地方会特别的开心。 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惊喜的发现一件事情。 “你们不搞理想了?你们也要搞钱么?那太好了,拼钱谁不会啊! 没事,你们负责研发,我负责砸钱忽悠,最后十个里面有一个心动的我就赢了!” 这就是问题,或许拼待遇不代表没有理想,但是在这个大环境的驱动之下,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以利驱之的情况下,理想会慢慢消亡。 如果说回韩信这里,看看他衣锦还乡之后对各个恩人的报答,你也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性格是如何的。 他之前日子过得很穷,而且没有声望和品行传扬他没办法当官。 他又不愿意做生意,因为那时候商人可不是什么好身份,而且还要被编入市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