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他算出二子夫人的去向。 顿时,怔在原地。 二子夫人,已经踏入了轮回…. 二子夫人生前没做多少坏事,所以轮回路走的异常快,已经是前去投胎了。 “爹,不麻烦了。” “这里打破一下规则,那里打破一下规则,您太难办了。” “您….还请就原谅儿子的先走一步。” 朱兴盛说着,从座位上站起来,重重朝朱长夜一拜。 朱长夜望着他,目色复杂。 如果当初送三子去黄泉路,他只有愤怒的话,那么现在二子的决死之意,让他有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真的,不再苟活一下?或许之后的人生,你还能碰到新的羁绊。” 朱长夜再次提议。 朱兴盛摇摇头:“不了,时光最好的几十年,都是夫人陪着。” “这段日子没她在,心里始终空落落的,生疼的厉害,感觉病痛都没这心来的痛。” “该走了,真的该走了。” 朱兴盛去意已决。 朱长夜依旧望着他,深深地望着。 最后化出一声长叹。 “嗯,我同意了。” 朱长夜随口说着,只是这语气,当真有股无力,仿佛把全身力气都用于说出这句话。 “爹,谢谢您。” 朱兴盛会心一笑。 他往外走去,是要离开天云观。 自己自尽这件事,朱兴盛想自己默默进行。 “臭小子。” 朱长夜叫停他,惨笑道:“这明前龙井好喝不?” “好喝。” “要不….在喝点?也算爹,求求你了。” “….好。” “….….” 爷俩再次喝茶,也再次交谈起来。 只是比起上次的轻松,这次多了一种名为沉闷的气氛。 天下终有散尽的宴席。 这茶喝了足足三个时辰,终于是到诀别的时刻。 朱长夜是送二子离去,直到送至他府上,这才….返回了天云观。 自己儿子比自己先死,而且还是他看着他死。 或许,这也是长生的一种代价。 随着时光流逝, 他终要送走很多人的,不止是朱兴盛,还有更多现在认识的熟人。 岁月漫漫。 而朱长夜,却独自茕茕。 . ….…….….….…. 一个时辰后,奉天殿。 朱元璋还在处理政务,然而锦衣卫使毛骧报告的一件事,却让他停下了狼毫,并且惆怅万千。 “老二死了,他….还是喝下鹤顶红死去了啊。” 朱元璋眸子微微颤抖:“就连老爹,也没法改变他的主意吗?他….他真是倔脾气,哎….” 一声长叹,道尽了朱元璋的无奈。 老二其实早就已经萌生死志,朱元璋最后向他说出关于老爹的消息,何尝不是想让老爹能劝动老二呢。 可老爹,也劝不动…. 朱元璋无奈摇头:“按王爷之礼送葬,另外送葬当日,记得通知咱,咱要亲自去送他。” 老二终究不比老三,老三太过气人。 当时老三送葬时,朱元璋虽然也有过去,但只是匆匆去了一下表示已经到了。 而老二不同。 他小时候和老二玩的很好,两人穿同一条开裆裤长大的,不仅如此,还有老二也很照顾他,经常他打架打不过别人人多势众,老二都会过来帮忙。 哪怕二打十,没有任何胜算。 老二也会陪着他去打架。 很铁也很牢固的兄弟情。 兄弟四人中,可以说,朱元璋和老二朱兴盛玩的是最好的。 所以这一次去参加送葬,朱元璋会隆重出席,送….自己这位二哥,魂归地府。 毛骧点头:“陛下,属下明白。” 他徐徐告退。 毛骧走后,朱元璋心绪不宁想了许久,这事儿终究让他极为难受,但最终还是要停下去想,毕竟他身上还肩负着整个大明。 又花了些时间调整情绪,朱元璋才继续拿起狼豪,继续决策着政务。 死了个兄弟,他很伤感。 但现在,他有更多大明国事要处理。 一个时辰后。 朱元璋处理好许多政务,伸了个懒腰准备继续,但朱雄英却是过来了。 “爷爷,听蒋瓛说您找我?说是回来第一时间就来找您,啥事啊这是。” 朱雄英诧异。 朱元璋看着他,笑了起来:“雄英,好样的,和你师尊一起挫了番邦国的锐气,给咱大明挣了体面!” 朱雄英挠挠头,笑着道:“这事儿其实没我啥事,都是师尊的功劳,不过….爷爷啊,这算啥挣体面,师尊只不过随口说了几个对子,算不得啥大事。” 朱元璋正色道:“孩子,外交无小事,当时那种情况,在你来看不算大事,可这件事若是没办法解决,最坏的对策是什么?” 朱雄英面皮抽了抽,有些迷糊。 朱元璋面露狠色,厉声道:“制造意外,灭口!” 朱雄英有些发愣。 朱元璋轻声道:“是不是觉得很残酷?政治就是这样的,不要心软,这没有什么好心软的。” “咱大明的国体不能丢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咱们国家这么强大,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啊?”朱雄英不解:“啥为什么?” 朱元璋站起来,走到一旁兵器架上,拍了拍兵器架的宝刀,高喝道:“家国这么强大,是靠它打出来的!咱大明就是这么个强大的帝国,事实就是这样,要礼义廉耻有啥用!背地里干掉他们,维持大明的体面,这有什么不妥?” “不要觉得咱卑鄙,咱告诉你,咱大明几万万汉人活在这个土地,受元贼压迫太久,很多人站不起来了,咱要给他们树立起民族自信出来!” “所以,咱国体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即便用在肮脏的手段,也要维持住属于咱大明的荣耀!” 朱雄英突然肃穆起来。 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目光中带着坚定,带着无畏,他瞬间敬佩起来! 从胡人南下,到靖康之耻,在到后来元庭肆虐。 一代代汉人,被异族的铁骑蹂躏的丧失太多民族自信。 他们似乎忘了,我们老祖宗也有这么个铁血强国,不屈服于任何外贼势力,一刀一枪,将他们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朱元璋眼中带着几分轻视和不屑,对朱雄英道:“黄子澄那种猪头,他不知道,他一时的逞能,会带来怎样的麻烦,这样的人,让他做个教书匠可以,让他治国,绝对不行!” 朱雄英肃穆点头:“爷爷,我晓得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笑完之后,将裤脚卷起来,一条长长的刀疤赫然在目。 朱元璋淡淡的道:“孩子,现在大明很多人对咱都很尊敬,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对咱这么恭敬?因为这是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孩子,你以为咱仅仅只能处理政事吗?咱为啥对用兵那么了如指掌?” “这都是战场上,咱一刀刀打出来的经验!这伤疤,是至正十四年,咱打滁州时候被元贼刀劈的!” “所谓尊严,都是用刀一步步劈出来的。” 朱元璋目光深邃的道:“孩子,想得到人尊敬,战争年代要果敢无畏,太平年间要胸怀韬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啥咱说占城国那事解决不了就灭口?道理就是如此!” “詹徽是战场上过来的,想必他也和你提过灭口之事?” 朱雄英呆怔了一下,想起事后詹徽找他聊天,说是若不是师尊出手,詹徽都准备灭口之类的话语。 朱雄英点头:“是。” 朱元璋洒然笑笑:“是就对了,就说明咱没看错人。” “好了,雄英,这事就不说了。” “对了,赶明儿你提早去天云观一趟,看看你师尊咋样了?还有,你二爷爷刚刚离开人世,你….等会去他府上,见他最后一面吧,往后钉入了棺材板,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朱元璋神色有些落寞。 让朱雄英明日早点去天云观,是想让他看看老爹情况如何? 毕竟老二是当着他的面自尽,老爹心里肯定不好受吧? “什么,二爷爷….二爷爷他….” 朱雄英瞪大眼睛,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也没有多解释什么,想了想,就让朱雄英留下,索性等自己处理完政务,爷两再喊上朱标,爷三一起去看朱兴盛最后一面得了。 处理完政务,朱元璋带上朱雄英,直接去东宫找了朱标,原本朱元璋还想带上朱允炆和朱允熥,但这两孙子都不在东宫。 一个是去玩了还没回来,一个是还在学习。 朱元璋心想就算了,他和朱标还有朱雄英,爷仨去府上见朱兴盛足够了。 到了府上, 爷三足足待了一个时辰多,这才返回皇宫。 这一夜,朱元璋没睡。 哪怕睡了,对他而言,也是难眠之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