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这门亲事就落到了盛清歌头上,在她和宁家定亲后,宁家也不留余力的扶持着盛家的产业,让盛家的手底下的生意做得也是蒸蒸日上。 就算后面宁家出事了,盛家也没有受到过多的牵连。 反而因为宁家留下的那些生意经验,他们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盛清歌看到这儿,只觉得他们有种端起碗骂娘的架势。 他们可以选择袖手旁观,或者是明哲保身,这都是人之常情没有错。 但不在饿肚子的人面前吧唧嘴也是一种善良,她实在搞不懂盛家人写这些信的意义是什么。 接着她又读了其它盛家人的信,其中有一张是她姐姐盛清愉写的。 “妹妹,我知道你在颍州过得肯定很辛苦,可是我们盛家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以后你安心地在那边相夫教子,爹娘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若是有朝一日我们得了空闲的话,可以考虑来颍州看看你。” 这口吻和她娘没什么区别,再往后面看下去,盛家的人口风都很一致。 无一不是害怕盛清歌牵扯上他们,要不是顾及着颜面和舆论的话,他们就差直接声明要和盛清歌断绝关系了。 盛清歌没心思再看信了,她把盛家的信随手一揉丢进了空间里面。 就当从未看过这糟心的玩意儿好了。 现场剩下的信不是很多,她把给盛家寄的信挑出来后,就去给村里的其它人送信了。 “秦叔,你的信!” “赵灵灵,有你家的信!” “李婶儿,过来拿信了。” …… 对这些流犯来说,与其说这些是信,不如说这个是家书。 虽然他们的小家被判处了流放,但他们的大家还没有放弃他们。 哪怕现在只是一个远房亲戚给他们寄了信,他们都会高兴很久的。 和从前的生活相比,颍州的日子真是太难熬了。 也许这一辈子他们都不能走出颍州了,能够再和远方的亲友们通信,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有人欢喜有人忧,看着大家都有信件拿,钱三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儿了。 他的父母亲族早已经死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亲戚早年前就对他不闻不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