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云舒和林大伯商量了一下,车子直接开到了公社。 那里专门腾出来了一个房间,堆放这些东西。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去修路去了,于是,张云舒叫上了学校里的孩子们帮忙。 林枫不放心,也跟着过来看顾一二,顺便搭把手。 “同学们,卸货卸货~” “这些东西摔了没事,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张云舒在外面,站在车辆边上,指挥着同学们搬运。 而林枫则是在房间中,指挥大家正确的堆放货物: “打包箱可以叠放,对齐了,歪了会倒。” “销售单单独堆放,不要重叠,要铺开好拿……” 这些东西的自重不重,一群孩子们相互配合,卸得挺快的。 看着仅仅堆放了小半个房间的物资。 吴鹏擦着累出来的汗水,有些纳闷的问林枫: “林老师,事情有点不对啊!” “昨天云舒姐和她爸爸商量了半天,就扒拉来这么一点物资?” “难道,她家不是真心支持她的带货事业??” 吴鹏问题一出,等在直播间的观众们也开口了。 “是啊,昨天打电话说了那么久,我还以为起码一辆大卡车是要有的。” “可以肯定,张云舒的爸爸一定是真心支持的,但是东西太少了。” “张云舒还是经验不足,不知道要点好东西。” “大家不要急,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给孩子们一点时间。” “是的是的,不要慌,人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林枫弹了吴鹏一个脑瓜崩儿: “你想什么呢?” 可惜,吴鹏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清澈。 对此,林枫早有预料,耐心的解释道: “其实,按理来说,这次香樟村的带货,是一次真正的创业,大家应该白手起家。” “但是无奈的是,这里的基础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所以,云舒是逼不得已,才向家里求助的。” “既然是这样,那肯定要把握好依赖的度。” 吴鹏还是没有明白,挠挠头,疑惑道: “度?怎么把握?少要东西就是对的?” 这时候,张云舒也从外面跑进来了,听了只言片语,大大咧咧的点了点头: “嗯呐,总不能让家里扶着我们走路吧?” 吴鹏瞪着清澈的眼睛。 张云舒:“……” 两人的互动,让林枫摇头一笑,随即摆了摆手: “话倒也不是这么说,吴鹏,老师和你打个比方吧。” “你们如果是想要依赖家里面,让香樟村脱贫致富,其实不用搞什么带货。” “回家和父母说一声,捐点钱,或者是在工厂里安排点岗位,就能让乡亲们改善生活了。” “但是,这个叫施舍,不仅我不会同意,村民们也不会答应的。” “因为不长久!” “试想,你们要是走了,不管了,香樟村立马就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所以,其实云舒做的事情,本质上,是让大家搞生产,有销路,长长久久的发展。” “所以啊,就要把握好度,支持可以要一点,但是,只能要点起步物资。” “比如说发货要用的纸箱、胶带,销售单这些。” 这番解释,让吴鹏恍然大悟了。 而直播间有着同样疑惑的观众们,也是立马懂了。 “还说什么是因为孩子经验不足呢,林老师早就给教明白了!” “我们真是多虑了!” “刚刚还说要允许孩子犯错的我,此刻羞愧了。” “话也没有说错,人是在犯错中成长的——此话送给我自己。”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