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烟漫道(中)-《权握天下》


    第(2/3)页

    在七月初三,齐朗终于接到皇帝的谕旨,前往承清行宫,二十多天的奏章往来终于有了结果。

    随谕旨一起到的是谢清,右议政大臣是王素,并不是一个能主持全局的人,阳玄颢很清楚自己的太傅,因此,让谢清回京,监理国事。

    谢清看齐府的人井然有序地准备行装,便笑了:“你肯定陛下一定让你过去?”

    “陛下并不昏庸!”齐朗答了一句,却是头也没抬,仍在奋笔急书,似乎很着急。

    “你在忙什么呢?”谢清这才走过去看了一下,不由一惊:“你想灭了幽燕铁骑吗?”

    “怎么可能?”齐朗被他突然拔高的声音一惊,差点毁了正在写的字,不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周扬还在!我肯,永宁王还不肯呢!”

    谢清摸摸鼻子,尴尬地笑了笑:“想毁燕州十三郡的特权,总没错了吧?”

    齐朗低下头,继续写那份东西:“这是留给你的,你若是看不懂,我还写什么?”

    燕州十三郡,军民一体,纵然朝廷任命太守,依旧无法真正掌握这个地方,以往,那里是边疆,现在,北疆已复,那里还有必要继续维持开国初年的格局吗?

    对阳玄颢的这道旨意,夏承正只是看过便搁在一旁了,正在与他对弈的纳兰永很奇怪:“殿下,齐相来此不重要吗?”

    夏承正支颐,笑道:“他的心思也在燕州,何必在意?正好省事!”

    “燕州的事需要议政首臣出面才能解决吗?”纳兰永很尖锐地提出疑问。

    夏承正却笑了,紫色的广袖轻扬,棋子敲落在棋秤,发出轻脆的声响:“亦同,齐相既然来了,就表示一定有这个必要!”

    纳兰永落子后看向夏承正,却见夏承正一副心无旁鹜,专心棋局的样子,只能沉默。

    “亦同,燕州已经不再是边境了!”终于截断了对方的大龙,夏承正笑得很开心,“齐相……他想要的……很多……”

    齐朗赶到承清行宫后,并没有立刻晋见,而是去了夏承正的住处。

    深更半夜,从梦乡被人吵醒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夏承正虽然没什么恼意,但是,也摆不出笑脸来迎接这位首相,随意地找了个位置坐下,皱着眉道:“齐相大人,您不去行宫,找本王做什么?”

    齐朗饮尽杯中的茶之后,才道:“想知道殿下是否有意理燕州事?”

    夏承正挑了下眉头,笑道:“这话问得好!本王难道可以不理燕州事吗?”

    与南疆一样,镇北大将军辖制北疆三州,三品以下迁转罢任无需请旨,战时更可先斩后奏,

    所以燕州的事情,无论夏承正怎么想,都是必须理会的,因此,齐朗的问题十分莫明其妙。

    “可是,我听说殿下拒绝了陛下的提议!”齐朗平静地反问。

    “家训如此,你又不是不知道!”夏承正沉下脸色,并不喜欢这个话题。

    “殿下想先让燕州自己乱起来才是真的吧?”齐朗轻笑,“永宁王不入燕州?世祖巡北疆,永宁贞王难道没有同行吗?那句‘幽燕铁骑,无所畏惧;风云变化,铁甲依旧。’可就是永宁贞王说的。——殿下不过是欺陛下年轻罢了!”

    齐朗的最后一句话令夏承正脸色大变,一拍扶手,冷言:“本王可没有欺君!”

    “您在试探陛下!”齐朗并不在意,但是,仍然苦笑,“总不会是您的意思吧?”夏承正没那么深的心机对付皇帝。

    “王妃娘娘?还是……”齐朗轻语,却迟迟不愿说完,夏承正不由轻笑:“景瀚不是想到了?倩容还没有那份眼力,能看透陛下的心思!”

    如果连夏承正的这句话都辨不明真伪,只能说明皇帝根本没有细看世祖朝的秘档,而那正是他必须的功课。连夏祈年的事迹都不愿看,皇帝的心思可想而知了——对紫苏的不满已经开始让阳玄颢不愿正视夏氏的一切了。

    夏承正看着一脸凝重的齐朗,不由笑了:“你担心什么呢?难怪这么着急过来?就为这件事?”

    再怎么样,阳玄颢也是紫苏的儿子,这件事纵然让母子间戒意更浓,也不会立刻发作,哪里就值得齐朗千方百计地来这么一趟。

    齐朗收摄心神,回到正事上,对夏承正道:“我想知道燕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夏承正未置可否,淡淡地道:“还有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