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江山万里(上)-《权握天下》


    第(2/3)页

    谢清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个时候,不是明白就不担心的。

    元宁的水师海船第一次露面,若是不能胜,必会引来他国干涉,再想发展就难了。

    “与其担心这些,你们不如考虑一下应对之策,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弱了谢家‘治世干臣’的名号!”紫苏笑道,又想起,“随阳,谢老还好吗?”云淡风清的问话却又重逾千钧,连紫苏自己都有些复杂的感喟涌上心头。

    谢遥,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没出现了,但是,因为湘王的去世,紫苏又想起了那个老人。

    幼时的教诲,年少时的指引,再到后来的支持、利用与背叛,紫苏忽然觉得这个在她生命占据不小份量的老人,面目十分模糊,尽管所有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

    谢清也是心神一震,面上只是无奈地一笑,没有回答。

    他亲手将祖父送回了祖屋,名义上说是让其静养,实际上是他再也没有办法面对祖父了,从来都最疼爱他的祖父却是被亲手害成那不言不语、沉睡不醒的样子,他每看祖父一次,心中的愧疚就深一层,直到他无法再忍受,只能眼不见为净。

    “谢纹是个不错的人选,表姐的眼光很好,随阳,你也该好好谢谢她!”紫苏似乎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直接转开话头,却也是意有所指。

    谢清再次不语,微微皱眉,随即轻轻一笑。

    想来紫苏已经知道谢家发生的事情了,谢清对此并不意外,连这些掌握不了,她也就不要掌权了。只是,那个最后的“她”字到底指谁,不能不让他深思。

    “宜婕妤幼失怙恃,还要有劳太后娘娘多加指教才是。”他只能不轻不重地回一句。

    紫苏笑容不变,回答:“那是自然的。”言罢便示意他退下。

    谢清依言退下,正好阳玄颢回来,他让步行礼之后才离开上位之席,走到齐朗身边,苦笑以对:“好端端的,怎么提起祖父!”

    齐朗闻言扬眉,笑道:“回去看看端宗的实录吧!”

    谢清微讶,思索了一下,眼神一变,仿佛已有体悟,齐朗没有理会,拉他回席坐下。

    元宁的御苑佳宴并非刻板的席面,除了最初的迎礼之外,朝臣可以随意走动,在不在席上都无妨,御苑之中不可去之地都有禁卫阻止,不必担心逾越,齐朗与谢清出身世家,歌舞自是看厌了,御苑也是常来之地,不想被朝臣们围上敬酒,一开席就退到僻静之所,即使有看见的官员,也明白两人不想与人客套,多是避让,此时,两人回到座位上,自然就有人过来奉迎敬酒,两人都不是拒人千里之辈,自然一一周旋,一时,三位议政大臣的席位热闹非凡。

    “母后娘娘,您是否累了,孩儿送您回寝殿吧!”见紫苏露出乏意,阳玄颢关切地询问。

    紫苏点头,反正按例,这种夜宴,皇帝都会先行离开,只留宗亲王爵主持,阳玄颢送母亲离席并未惊动朝臣,紫苏示意宗正裕王主持。

    自从去年紫苏生“病”起,阳玄颢就没有再进过中和殿,此时再度踏进殿门,竟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紫苏出身元宁第一名门,从来就不会在生活上薄待自己,奢侈精致是理所当然的,若非如此,齐朗也不会在修慈和宫的时候,那般注重细节的完美,可是,中和殿的布置却很普通,甚至称得上简朴,除了必要的摆设陈列,几乎全是奏章、文书与图示,起居的内殿稍好点,但也绝对称不上精致,至多就是让人舒适而已。

    阳玄颢知道,母亲其实很少就寝,常常只是靠在榻上休憩一会儿。

    “母后娘娘,今晚您就好好休息一下,有什么事都明天再看吧!”阳玄颢有些愧疚而又关心地对紫苏道,紫苏却只是摇了摇头。

    “赵全,原秋,你们都下去吧!”紫苏取下头上的凤冠,吩咐宫人退下,随后走到书桌前,随手抚开一边的卷轴。

    阳玄颢不解地跟了过去,看了看桌上的长卷,又转头看母后,只见到紫苏坐在椅子上,闭目冥思。

    那是元宁东面的海图,阳玄颢曾经见过,不过,他看到的只是一部份,而不是此时桌上的全图,上面甚至还包括了元宁之前得到的出海港口。

    “皇帝看过湘王的奏表?”紫苏突然出声,不大的声音却让阳玄颢一震,再也无法动弹,只能僵硬地站在桌前。

    “湘王的那份奏表你可曾看懂?”若非这次的计划,她也不会想起当初湘王的那份的奏章是皇帝从宗人府带出来的。

    “看得懂。”阳玄颢回答,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十分干涩。

    紫苏拉过儿子的手,让他看着自己,轻轻地道:“看懂了,所以起了万丈雄心?”

    阳玄颢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愣愣地看着母亲。

    紫苏叹了口气,放开手,拿过一边的紫毫,倒转头尾,轻轻地点在地图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