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安风云(一)-《篡唐》
            
            
            
                
    第(2/3)页
    整个岭南道,尽归李言庆所辖,包括冯盎治下的八州之所,也一同纳入至李言庆的手中。
    一时间,李言庆虽远在岭南,可他那岭南王的名号,却在长安洛阳的大街小巷中流传。
    虽比不得李建成的太子,也不如李世民的尚书令,天策上将。
    但在李唐朝堂之上,李言庆巳隐隐与灵州大都督李玄霸持平,更凌驾于诸皇室之上一一一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那么美好!
    如果没有武德七年发生的那一桩事情,人们也许都忘记了。什么叫做一不容虎的道理。
    武德七年五月,李渊至玉华山静养,长安则留太子监国。
    事实上,李渊对太子,非常满意。
    李建成性情温和醇厚,有长者之风,且处理事情条理分明,朝廷上下对李建成都颇为赞赏。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从长安传至位于铜川县北的玉华山中。
    这玉华山,地势隘峻,是勾连关中南北的要冲之地。
    而大唐皇帝消暑的行宫一仁智宫,就位于这玉华山里。
    仁智宫营建在半山腰上,其格局和装潢都算不得华丽。宫墙是用厚重的大石块堆砌而成,上面密布各式各样的箭楼和垛口。据说,这仁智宫营造的时间不过一个月,但宫中仓廪里的粮食,却足够几万人吃上半年之久。所以,与其说仁智宫是一座行宫,倒不如说它是一座要塞更为妥帖。
    一晃七年过去,李渊已呈现出几分老态。
    他本是因为身体缘故,所以来这仁智宫静养,却不想在他静养的时候,竟发生了这等事情。
    “杨文干,要反吗?”
    李渊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流高出凝重之色。
    仁智宫位于铜川县,,这杨文干,就是庆州的兵马总管,同时还兼领庆州刺史之职。换句话说,杨文干如果造反,仁智宫必首当其冲。
    庆州总管府驻节庆阳,距离铜川县不过六十里的路程。
    六十里是什么概念?
    从总管府的大门口,骑着马赶路,最快三个半时辰,就可以抵达仁智宫的大门外。
    而手握庆州兵马的杨文干,最不缺的就是马匹。仁智宫只驻守王府兵马,合计三千六百人,想要抵抗杨文干,的确是有些危险。不过,李渊毕竟也是马上皇帝,对此并不担心。
    他真正担心的是,这件事情究竟是真还是假?
    如果是真的,那么太子李建成,又在其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