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五 老姜的天赋-《娱乐平行世界》
第(2/3)页
好歹也对电影营销有点心得,且在前世看多了电影营销手段的江河,自然不会认为双张会这么无聊,自己昨rì去表演目中无人,今天两人就在媒体上千万倍的报复回来。把江河定位为张江矛盾的主动制造者和认错者,只是新闻的次要目的,主要目的却是对《英雄》的前期宣传。
按照正常的商业电影宣传手段,在电影制作期间就开始宣传攻势方为正理,但如何宣传又是一道考验电影出品方的关隘。而自从《英雄》开始,张大嘴不知道是否也被穿越附身,营销能力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差别。
比如这一次江河匹马闯营,就让张大嘴敏锐的抓住了机会,泡制出了一条让大众感兴趣的八卦新闻,不仅带张毅谋狠狠的回煽了江河一巴掌,还让大众的注意力再次放到了《英雄》这部电影上。
江河仔细的看过这篇讲述自己“负荆请罪”的新闻,全篇中本应作为主角的自己,名字出现的次数也就一手之数,而另一位大人有大量,心胸开阔乐于提携后进的大导演,名字出现次数是江河的四倍有余。谁重谁轻虽然不是一目了然,但读者在读完文章后,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至于最重要的宣传电影事宜,《英雄》的片名在整篇文章中虽只有仈jiǔ次出现,但出现的位置都是在每一段的开头,正好属于阅读习惯中重点着眼之处。不像江河的贱名都是在每个大段的zhōngyāng,属于观众一览而过的部位。
在报道中可以大做文章,报道之外可以借题发挥。
纸质媒介的受限较大,仅有一篇新闻而已。但在网络上,这篇新闻却有大量通向《英雄》相关报道的链接,这些链接都有着极具诱惑xìng的标题,足以吸引读者们的好奇心。
靠着老板椅上,江河不得不承认张大嘴对于机遇的敏锐xìng。一件小事,自己就算有了超越其十多年的知识储备,但眼光依然只能放在当下,无法着眼于更广阔的未来。反而张大嘴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当天晚上就能抓住机会泡制出仅能提张毅谋解恨,又能宣传《英雄》的新闻。
这或许就是有的人满肚子的高深理论,却永远只能当个理论家,一遇到实践就抓瞎,而有的人从未经过专业学习,甚至大字不识,但却能通过现实事例举一反三,闯出一条康庄大道的原因。天赋这东西,还真是强求不来。
看了张大嘴泡制的新闻才后知后觉的江河连忙联系上自己的宣传团队,让他们组织水军制定计划,把张大嘴泡制的新闻中,自己是个犯错者的负面形象抹去。当然,由于张大嘴的先下手为强,江河已不指望能把张毅谋转换成负面角sè,但至少要让两人回到原点。否则无形中矮了张毅谋一头的江河,实在不方便等明年为双张送上好礼。
形势一下变得如此被动,使得江河尽力要去争取平局,倒不是江河聘用的一群人还比不了张大嘴一个,而是张大嘴与江河团队的地位不同。
对张毅谋而言,张大嘴现在还是好兄弟,属于可以同甘共苦,共同分享秘密。所有在被江河甩脸后,张毅谋可以与兄弟沟通,寻求报复之道。这自然让张大嘴能占有先手。
而江河的团队只是江河的聘用人员,江河的私事无论是喜是悲都不可能去告诉他们,否则一旦团队中有人辞职而后在外宣扬,见得人的事那倒还好,要是见不得人的事,江河可就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所以后知后觉的江河等到张大嘴先出手,占尽优势的损害到自己形象,将私事变成公事之后,才能让自己的团队介入其中。
就像明年为双张准备的三重好礼中,其中一重就是江河把自己的《快乐传说》与《英雄》同时上映,到时候一部文艺片一部商业片,只要《快乐传说》的票房不比《英雄》低多少,都是对张毅谋**裸的打脸。相信到那个时候,江河与张毅谋之间谁是内陆第一导演的争论,将会被彻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