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潜在的危险-《大唐龙牙》
第(2/3)页
得到实验结果的李承乾,又到吏部抽调了所有回乡任职的官员履历。结果,他发现,相比较随机任命的官员,归乡任职的官员能更快的得到民意,做出来的事情也更迎合当地的百姓。就算是最出色的文院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平稳的任职,但是这些人不需要。
作为当地出身的官员,当地的百姓理所应当的对他们抱有好感,而这些官员也会胼手砥足的为家乡的乡亲谋求福利。
由此可见,当地出身的官员,对当地的治理确实有很大的效果。最符合民意的,是百姓们自己选择出来的官员。
这虽然是好事情,但想要施行却无异于在传统老人的心窝子狠狠捅一刀。
大唐的勋贵群体,到底具备着强大的力量。作为这个国家高阶的群体,天生占据比别人高的起点,是他们的特权。
现在只是下发权力到百姓手里,由百姓选择他们的亲民官。但是这已经是一种重大改革的信号,那些没事儿专门研究政令的家伙,不可能发现不了皇帝的意图。
县令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理所应当的会想到,今后会不会刺史也会这样选出来?朝堂的官员是不是也要这样选出来?
一旦传统勋贵的地位受到威胁,他们的反扑,一定会出现的。
看到李承乾纠结的样子,冷锋就知道,他已经考虑到了这样做的结果。
没错,普及民主的概念,现在而言实在是太早了,哪怕提出这个是皇帝。
大唐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就算是李世民时期,也做不到真正的一手遮天。
李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明明他老爹是皇帝,但是想要留他一命,还是要靠冷锋出手把人劫走。
尽管李世民“民为水,君为舟”的想法得到了全大唐的称赞,但是当有人把这句话落实到实处的时候,那些称赞的人顿时会换上唾骂的嘴脸。
涉及到各个家族的根本利益,谁还会考虑你这样做是不是为了百姓好。
一旦虚伪的面具撕扯下来,大唐很可能就要面临一场极端的动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