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轨道加速抛射的设想-《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赵委员,我没有太听懂,您的意思是说,用电磁炮把卫星给打到天上去吗?”航天院的人面无表情,这不是他们决定这个想法荒谬,而是被震惊的不知道表现出一个什么表情来。

    “嗯,差不过是这个意思。”

    “可是,什么样的设备,也经受不住那么高的过载啊。”

    “这个没事,我们把加速过程放的长一些,比如五十公里,或者一百公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控制好加速度,让投射物的过载不至于那么大。”

    “五十公里?一个五十公里的炮管子?这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炮管子,建成一个弧形的,这样一来,就从发射初的水平状态,变成发射后的垂直状态。”

    说完后,赵烨也兴奋了起来。他直接站起身,拉着众人就往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在那里,赵烨已经做了一个小比例的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按照他的计算,假如建成的话,那么一次性就可以朝外层空间投射超过十吨的物资。

    虽然不能把人射出去,但是能把物资随意的打上去,那么载人航天工程就能节省一大截的时间。

    一次十吨啊,一天发射个三五次的,都能赶上一节车皮的运载量了。

    发展航天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物资了!使用火箭发射,那一千克重量的物品,消耗的资金都是以万为单位计算的。这样的情况下,航天工程本身就收到了极大的限制。

    就比如说空间站,仓壁可能只有几毫米后,然后再用各种各样昂贵的材料,加强这几毫米仓壁的坚固性。

    可是有了赵烨这个技术可就方便了。仓壁太薄不安全?那就加厚!甚至于他们可以奢侈到用装甲钢制作最外层的仓壁。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方面,有了这个装置,以后发射卫星什么的,那可就方便了。这样的一种技术,他们想想都觉得兴奋。不过兴奋是兴奋,这样一种技术,想想就复杂的不得了。

    这可是比发射火箭困难多了。火箭的难点,无非是如何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如何提高火箭的直径,这涉及到的,主要是材料的问题。在火箭的相关理论上,已经非常的成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