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烨书房。 韩妈走进了书房,就看到师徒俩一个在写,一个在看,都是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 “怎么在家里还这么忙?烨子,适当的休息也很重要,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了。”韩妈劝道。 “韩局,师父实在是太伟大了,他把核聚变技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关键的一大步!”王硕兴奋的喊道。 “什么核聚变?”韩妈有点儿懵,对于做了十来年科技情报工作的韩妈来讲,基本的科学概念还是有的,对于核聚变,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这可不是一般的技术,说是人类最渴望实现的技术,一点儿都不夸张。 不过就目前来讲,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非常的遥远。人类最前沿的科技,目前也只停留在技术模型的阶段。 “没啥,妈,我也不是在搞什么核聚变技术,这不是放假了,随便弄个东西,换换脑子。” “换换脑子?你把这个叫换脑子啊?真要想换换脑子,你就该带着孩子们出去转转。你都多久没陪家人了?大过年的,你就把研究的工作放一放。” “韩局,真不行啊,我师父这个研究太重要了,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不能就这么中断了,那就太可惜了。” “没啥可惜不可惜的,王硕,咱们先去吃饭去,等一上班,咱们开个新的项目组,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做出来?这个目前有条件做出来吗?”王硕大惊。 “当然了,大型的不太好实现,咱们先做个小型的出来。”赵烨已经决定了,这个要是要搞出来。通过这种金属的特性,他也已实现一种简单的人工智能,甚至于,可以利用这个东西,开发一种全新的芯片技术。只不过这种芯片技术,已经完全脱离了现有的芯片理论模型。 目前的芯片,利用的是场效应晶体管技术,说白了,还是晶体管的特性。用无数的晶体管,组成一个个判断电路。基于这种最原始的底层逻辑,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智能的。 那么金属氢能做到二等人工智能吗?系统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可以。金属氢是不能做出仿神经元系统的,但它也有它的特异之处,那就是利用它常温超导的特性,制造一种特殊的装置,可以连接人类的大脑。这样一来,就能直接把大脑的生物电信号,直接转变成控制信号,用于驱动和控制外部的设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