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学院建设(下)-《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3/3)页

    有了地方,赵烨这些就要开始规划了。

    这个对他来讲就简单多了。设计图不可能让设计院按部就班的一点点的搞了,那得搞到什么时候去呀。时间上根本就不允许。

    赵烨直接在系统资料里翻翻捡捡,找那些既美观,又容易建设的图纸拿来用。

    这方面他是有经验的,在前几年,他在关中地区建设大学城的时候,就是走的这个套路,效果没的说。

    于是,在筹备处成立一周以后,各种建设队伍,陆陆续续的就从各地赶到了这里。

    重型机械,车辆,材料,人员,相继到位。这个时候就看出赵烨这个人的能力来了,他根本就没等上级的计划安排,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人员,都是他靠着一张脸,从曾经的合作企业“赊”来的。

    人家能来,一是因为这个事儿是国家安排的项目,只不过正常的手续没有这么快到他们这里。

    二来就是对赵烨的信任和赵烨的人缘了,说实话,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在过去,他们遇到困难的是,人家二话没说就帮了自己厂,现在人家需要帮助了,那不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么!

    除了建设队伍,筹建处也在日益扩大。赵烨在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那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过来义务帮忙。不但如此,杨厂长也发挥了自己的威力,一些老部下,老领导也纷纷来投,一起加入到整个项目的建设中来。

    这里赵烨也多了个心眼儿,尽量找那些未来要“挖角”的对象参与进来。他的这个大学可不是修完就完了,修完只是开始,真正的作用是教育和培养人才。所以怎么能没有老师呢?怎么能没有大拿呢?

    通过筹建这所学校,可以让这些“目标人物”,提前跟这所院校培养感情,增加未来他挖墙脚的成功率。

    在这边逐步进入正轨以后,赵烨也从繁忙的工作当中,逐步的脱离了出来。

    是时候考虑注册和组建这个企业了。

    这一天,赵烨带着相关的文件,就跑到了hd区的工商局。他来的很早,可是没想到,有人比他来的更要,这个时候,正等在工商局的外面抽烟等开门呢。

    “嘿!哥们儿,借个火!”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主动凑到了赵烨的身边,说着京城人最常用的“搭讪”开头语。

    赵烨还真带了火机,最近跑各个单位多,烟和火属于常备品。

    “哥们儿,你也是来注册工商执照的吧?”高瘦男抽了一口烟,问赵烨道。

    “嗯,对,起个照。”赵烨吐个烟圈,懒洋洋的说道。

    “哎?哥们儿,你是打算干什么?饭馆儿还是其他手艺?”

    “嗐!我哪有什么手艺啊,我打算搞电子产品。”反正也没事儿干,赵烨就跟这个人逗逗闷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