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产业链建设-《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师父,一会儿还是你来吧,给干部职工们宣传d的政策,这种事你来最合适。不说别的,就是年纪方面你的话也比我说出来,更有可信度啊。”赵烨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朝着师父“推卸”工作了。伱要让他搞科研这没啥,可是你要让赵烨当着全厂职工,再加上通过广播线路进行直播的的摄像机讲话,赵烨还真的有点儿发憷。
“你怎么就算烂泥扶不上墙呢!老子都快要退休的人了,你还让我讲什么话?去去去,别烦我,你都多大了?当厂长也有好几年了吧,怎么还这么脸皮薄呢!”杨厂长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算,杨厂长早就该退休了。只不过这两年情况特殊,他才一直被留在领导岗位上。不过相关部门已经找他谈话了,过了春节,杨厂长就正式退休了。
如今,拨乱反正正在进行,大批的干部等着安排工作呢。杨厂长虽说级别不是太高,但是联合厂特殊啊,相关单位也想往联合厂多安排一些干部过来。这样一来,杨厂长的年龄就成了他的“硬伤”了。你想啊,大批的干部等着安排岗位呢,你这个该退休的干部,是不是也得给后来者腾腾地方呢?
所以,赵烨也是想着让师父在临走之前多参加一些活动,这样一来,多少能弥补一些师父的遗憾。
不过这次赵烨的马屁算是拍错了地方,杨厂长心里也委屈啊,这么多年了,他苦苦支撑着联合厂,好不容易看到了联合厂大发展的势头了,结果上级要他退休,这个时候,他正生闷气呢。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早就过了年龄,国家制度就是这样,该退休的时候就得退休,你不能总占着位置不下来吧!那成什么了?现在可不讲究家天下的那一套了。
总之,无论如何,杨厂长也只能自己跟自己生闷气。这种事情,其实也很常见,每一个工厂的领导退休后,一开始都是这样的状态。极少有人能够心平气和的离开工作岗位。一般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少见的身心豁达之人,要么就是心里有鬼,即便在岗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鸟。
“烨子,不要难为你师父了,你要是不愿意上,那就我来吧。”罗书记估计是看出了赵烨这次拍马屁失误了,笑呵呵的接过这个任务,省的两个人都尴尬。
等到联欢会开始的时候,赵烨一直跟在杨厂长的身边,看着在台上奋发昂扬的罗书记,赵烨心里也是感慨良多。
等到罗书记的讲话介绍以后,联欢会就正式开始了。这个时候,杨厂长反而借着灯光的遮掩,悄悄的溜出了会场。
赵烨当然全程跟着,其他领导干部,看到这个场景后,也只是在内心唏嘘了一下,人嘛,总归是要退休的。这个时候心情低落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烨子,你跟我出来干什么?”杨厂长这个时候的声音还算平和。
“师父,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您是不是不甘心就这么退了?然后回家弄孙子玩儿。”
“屁话!”杨厂长眼睛一瞪,脏话张口就来。这也是他知道要退休后,新长出来的毛病。
“师父,这里就咱们俩,您跟自己徒弟有什么好保密的?其实别说您不甘心,我这个当徒弟的,都替您不甘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