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在斗争中求发展-《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2/3)页

    为此,他需要将留在镇南的那些种子,逐步的转移回来。

    如今,关中地区的社会风气,比历史上要的同时间要好了很多。起码在工业生产上,借住出口项目的支撑,已经在逐步的回归正常化。

    赵烨所主持的新厂建设,更是没有停下来过。

    借助于赵烨争取来的特殊政策,尹书记几乎要把新厂发展为一个新型工业城市。

    到了今天,在一众“顾问”帮助和撺掇下,新厂已经开工建设了几十个分厂了。虽然大多能跟计算机产业挨的上边,但是挨不上边的也有不少。

    比如他们正在计划的这个钢铁联合厂,赵烨在看到报告的时候只是问了一下,这个厂生产的钢铁,打算用来做什么?

    尹书记有些期期艾艾的回答说是,给计算机和服务器做机箱,需要用到不少的冷轧板材,另外厂区建设也要用钢筋之类的。所以就上了一个钢铁联合厂。

    赵烨当时知道这是托词,他们一个电子厂,能用多少钢铁?估计又是那些老干部撺掇的。

    不过无所谓,只要他们能办的起来,赵烨这边都支持。如今新厂有钱,有资源,更加的有人才。多恢复一些工业项目,对以后的发展总是有利的。

    “尹书记,我得去一趟镇南那边,一来是把一些项目转移回来,充实一下新厂这边的实力。二来这边的电子研究院已经建成了,只有当地的几所大学,可是撑不起新产品的研发的,他们多少还是有些生疏,我想把镇南的研究所迁过来,还走以老带新的路子,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西工院等几所院校的微电子实力发展起来。”

    这一天,赵烨整理好了最近的工作,就准备去镇南了,这才跟尹书记做一下汇报。

    “厂长啊,那就辛苦你了。镇南那边你熟悉,你去最合适了。我支持你的决定,家里的事情你放心,有我呢。”尹书记其实比赵烨可忙多了,赵烨这一走,估计他可能会更忙一下。

    可是这位老书记,如今可是知道镇南那边的重要性的,能够把镇南的一些项目和人才转移到这边来,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这边就能爆发更大的力量。

    这可是大好事,他在忙也得支持赵烨。

    “尹书记,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当前你的工作可是太多了,短时间还行,这要是时间长了,你的身体可吃不消!”

    “哈哈,你又提这个了。赵烨啊,还是那句话,管理制度目前不能变。这个你得听我的,当然了,目前你我的工作压力是大了一些,不过这不是有一个顾问委员会在嘛,成不成立你说的那个委员会,其实也是一样的。其他的同志也能理解,你放心,不会出什么事的。”

    “哎!名不正言不顺呐。”

    “没啥不顺的,同志们都能理解。赵烨,步子不要迈的太大了,稳定,有时候比大踏步前进更重要。尤其是对我们新厂来说。”尹书记的话,让赵烨不禁一愣,随即就想明白了尹书记的意思。

    树大招风啊,没想到尹书记比自己更懂得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如今的新厂,可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计算机的电子厂了。挂在这个厂名下的工厂和研究所,已经有几十个了,涉及的门类繁多,这个时候也确实像尹书记说的那样,稳定比大步前进更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