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变速箱-《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因为双离合变速箱采用机械齿轮来传递动力,因此动力传递效率更高,响应速度也更快,而且因为有预换挡的功能,因此加速性能非常好。
马由重点研发的是双离合器模块、扭振减震器模块和控制模块的技术。
这些模块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中的关键零部件,是这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的心脏和大脑。
蓝星集团生产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将是世界首款商业运用的自动变速箱技术。
将前世2002年德国大众高尔夫R32和奥迪TTV6首款使用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提前了6年时间。
自1940年Darmstadt大学教授RudolphFranke第一个申请了双离合器变速器专利,先在1985年奥迪将双离合器技术应用于赛车场上,当时被命名为
“AudiSportquattroS1赛车配合双离合器技术”。再没有哪家企业正式运用在商用车型上。
其核心技术仅掌握在美国博格华纳和德国舍弗勒集团手中。现在蓝星集团是第三个拥有完整技术,且首家运用到商品乘用车上的企业。
其实,无论是手动变速箱,还是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其实核心就是材质和加工精度。
因有特种钢厂,研制出新型耐磨的特种钢,解决了材质问题。至于电子控制技术,本就是蓝星集团的优势。
马由如同棋手,着一手棋看三步甚至更多步的战略思维,彻底让蓝星发动机总厂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动力研究所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兴奋起来。
终于有盼头了,原来已经悄悄熄灭的航空发动机梦,再度缓缓升起。而且这个目标看起来并不遥远。
生产动员会圆满结束,有着军工素质的发动机厂职工们,充满了干劲和热情。
凭着这么多的先进产品,工厂想不兴旺都难。会后,马由也很高兴,发动机的成功研发,距离目标又推进了一步,虽然这一步实在太小,但却很坚实。
出了半功率,走向发动机厂北区的路上,他不禁抬头看了看天空,蓉城总是灰蒙蒙的天空,今天却是蓝天白云,十分通透。
好似故意让他的目光,透过大气层,投向遥远、浩渺的宇宙深空。北厂区新建的首期10座车间已竣工,并全部安装上了滨城蓝星机床厂提供专用生产线,和专用精密数控机床等设备。
加上原420厂老厂区的改造完毕的12座车间,已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
足以应付未来2-3年的市场所需。马由不准备在北厂区和老厂区再增设车间了,这里完全是市区,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开发商品房。
他计划增加产能的生产车间,放在位于蓉城龙泉驿区的发动机新厂第一期、沪上的发动机工厂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