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脚踢飞巨灵神-《西游记之灭世传说》


    第(2/3)页

    youze)

    网文盗版危害分析与解决措施探寻

    危害分析

    一、对国家

    盗版是黑色经济,不算入GDP。

    网文盗版使国家低估网文所产生的市场价值,从而降低对网文的重视和资源的投入。

    比如说,目前没有哪个网文网站是国企。又比如说,今年五月因为网文合同的不合理出现了55断更节——法律欠缺。再比如,走出国门的网文在总数中占比非常少。

    二、对作者

    1.影响收入。

    网文作者的生活依赖订阅收入,特别是中低层作者。具体可见有网文作者在晋江匿名论坛对收订比的哀嚎,还有作者因此退出。

    2.影响写文心情,进而影响写作质量。

    有作者如此还能写文,但是搜一搜盗版点击量再看看正版订阅量,确实毁心情毁激情。

    3.影响小众网文的出现。

    本就被盗版拿去了大量订阅的钱,新作者写小众没钱生活,老作者写小众收入也少,于是小众文日益减少,更为保险的套路文增加。

    三、对读者

    1.影响学习和赚钱时间。

    没钱看网文,不是学生就是穷。付费订阅,可以通过自己剩余的钱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允许自己看多少,看盗版,就难有节制,耗费过多时间,反而影响个人提升。

    2.难看到偏好的小众口味。

    作者几乎不写小众文,读者可以选择定制,但是大多数网文读者没这个钱定制。

    3.盗版网站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莫名其妙的病毒,不小心点开就关不掉的广告页面,奇奇怪怪的短信和电话,都有可能源于这里。

    解决措施探寻

    已有的解决措施:限制评论

    例1:晋江非付费读者评论显示滞后。

    例2:起点部分作品不付费至一定数额不能评论。

    我的思考

    第一步:实名制(有网文网站正在进行)

    至少知道谁可能存在大量看盗文的情况,知道年龄构成比例。

    第二步:打击盗版。(有网站在做)

    把盗版网站捞的钱拿回来,补充赊账制可能存在的短期缺钱,从而确保作者收入。

    第三步:赊账制(我个人想的)

    结合实名制,如果有人拿不出钱,可以采取赊账制。即,给出一定数额一定时间可以赊账,逾期拖欠则列入黑名单,几年内不能再在该网站看网文,几年后要看文得按现行市价补掉几年前欠的钱。

    第四步:黑名单/失信名单。(我个人想到的)

    发生拖欠的失信者回归后,看的前三十万付费字数,需要花更多的钱。比如晋江APP千字三分,失信者无论网站还是APP,前三十万付费字数必须千字五分。比如起点千字五分,失信者前三十万付费字数千字六分。

    以上是一些探寻思考,具体有待丰富。

    ---摘自“请别惹事”知乎专栏。

    (dajidaoba

    ,

    e

    e

    youze)

    作者:貔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

    /298125201/a

    swe

    /5317861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写手写手们常会讨论如果盗版死绝能增加多少收入。按照比较正常的10:1收订比计算,翻两三倍似乎轻轻松松。但我觉得未必,或许有可能会把相当一部分读者逼得不看小说?有很多读者的观念还停留在“不要钱就看看,收钱就免了”上面。网文收费制度已经经历十五六年了,然而连电影和音乐这种上百年的文化产物的盗版都还没解决呢,何论网文?但这又怎么样呢?现象不绝纵使是市场需要,但同样也是人们版权意识的淡薄导致的。我是靠卖文字吃饭的,所以我认为所有在盗版看我书的读者,无论什么理由~都是小偷,或者共犯。真心的。最常看见读者说“我想支持正版但我真的没钱”。呵呵,多么冠冕堂皇?在我的认知里,这句话就跟你到商店里拿了衣服穿上,没付钱就走了,然后说一句我想付钱但我真的没钱,是一模一样的性质。区别在于看盗版不会受到惩罚,还美其名曰精明。“有免费的我干嘛看正版?傻缺吗?”至少,也是帮盗版者销赃的共犯吧?因为免费阅读了盗版者盗窃来的内容。而你的点击和阅读使盗版者有了存活的空间和意义。讲真,在书评区盗版读者这种类似留言,我看了只会呵呵哒。毕竟留言不花钱,而订阅花钱。张张嘴谁不会?所以,这依然只会是我的牢骚而已。呵呵哒,选择了什么行业,就得接受行业现状嘛。但我真诚的祝愿所有盗版者以及盗版读者~~~(省略一百个脏字,自己对号入座吧。)

    (dajidaoba

    ,

    e

    e

    youze)

    网络文学一年被"盗"百亿元 新作品1分钟完成盗版

    中国新闻央广网 2016年04月27日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何源)据经济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根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显示,近年来通过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传播盗版作品的侵权行为越来越多,危害也在增大。如果按照正版计价,仅2014年盗版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了77亿元。

    去年我国网络文学方面的侵权案件有217件,占所有网络版权案件的14%。在百度上搜索书名,网站就会自动推荐该作品的贴吧,读者无需付费就可顺利阅读。更有不少论坛、贴吧中,当红网络小说的最新内容,几乎都可以在首页找到,还会通过“置顶”、红色标题等方式突出标注。经过初步统计,百度小说人气总排行榜前50名的文学作品,有31本正在网络更新。部分原本属于收费的小说,在贴吧里一直都有免费更新。

    目前网络文学盗版,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盗版者通过盗版软件等技术手段,获取正版内容,再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器主页推广,吸引流量;同时,在其中嵌入广告,赚取广告收入。搜索引擎运营商、广告联盟与盗版者,将按比例分走受益。

    业内人士透露,依靠这样的专业盗版运营,正规发布渠道发布的新章节,1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盗版。《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统计,仅2014年,我国网络文学作者因盗版的直接损失就高达77.7亿元。然而,由于著作权维权举证难、成本高,侵权的判赔标准偏低,导致部分权利人因维权而“亏本”。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认为,应规范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明确在网络版权纠纷中应承担的侵权补充责任:“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门槛,否则的话很难立案。探索实施惩罚性的赔偿制度。另外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机制,不能要求权利人完全所有的举证责任。 ”

    (dajidaoba

    ,

    e

    e

    youze)

    男子建盗版小说网站牟利42万 被判刑两年半

    北京晨报讯(记者 颜斐)90后男子余某某建盗版小说网站,擅自向互联网用户免费大量提供非法采集的小说,并通过用户阅读牟取广告收入共计42万余元。一审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3年并处罚金22万元后,他提出上诉。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鉴于余某某有立功情节,二中院二审改判其2年6个月。

    一审查明,余某某于2013年5月建立盗版小说网站39小说网,并雇佣余某从事网站技术工作。二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未经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在该网站上向互联网用户免费大量传播从中文在线公司旗下网站17k小说网等网站非法采集的小说,并在该网站上刊登百度联盟收费广告,通过用户阅读该网站侵权小说时产生的广告点击量牟取广告收入。

    截至2014年12月,二人共获得广告收入42万余元。2014年12月12日,二人在湖北省仙桃市被抓获,余某后被取保候审。

    一审法院认为,二被告人以营利为目的,共同侵犯他人著作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妨害了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均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鉴于余某某如实供述且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被检举人已被立案侦查并被移送审查起诉,虽尚未查证属实不能认定为立功,可酌情从轻处罚。

    余某受雇对网站进行技术维护,每月领取固定工资,并未参与广告收入的分成,系从犯且如实供述,可依法减轻处罚并宣告缓刑。

    据此,一审判处余某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2万元;判处余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万元。扣押在案的余某某银行卡内冻结的6.9万余元并入罚金项执行。

    判决后,余某某提出上诉。鉴于二审期间余某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事实经查证属实,依法应当认定为立功,二中院改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22万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