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天地大用-《典藏华夏:跨越历史,对话古今》


    第(2/3)页

    有盛世繁华,万国来朝。

    有黄河奔流,直至东海。

    有孤峰大山,俯瞰苍生。

    “但,这就是我心中的天地吗?”

    杜甫的声音,再度出现在众人耳边。

    “何为老师心中的天地?”

    那位幼童的声音,如今已经变换成少年。

    而杜甫,也生出了几缕白发。

    “大丈夫自当胸怀天下!”

    “兼济民生。”

    “民胞物与,忧国忧民。”

    话音刚落。

    画面再度变换。

    杜甫身着官服,进入宫殿。

    手奉奏折,奏与帝王。

    从宫殿内出来,他看着长安城的百姓,继续说道:“我欣然醒悟,为生民谋福,方能称得上大用。”

    “开万世太平,方为天地大道。”

    “可是,一场硝烟弥漫。”

    “击碎了所有的追求和期盼。”

    原本的盛世繁华,转瞬化为云烟。

    取而代之的,是国破家亡。

    是山河破碎。

    是百姓流离。

    “国不存,家何在?”

    杜甫厚重的声音,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他站在一片被火海吞噬的废墟当中,眼眶含泪,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半哭半笑。

    站在一片火海当中,抬头望天。

    镜头随着天空再度落下,杜甫的身影出现在一栋残破的茅屋内。

    他提笔在纸上写出心中所向:“我反复叩问,该如何实现心中的大用。”

    纸上的字迹,变成了一副画面。

    落雪时节,杜甫站在茅屋的门口,看人来人往。

    他看见了一个孤零零的老妪,上前问道:“老人家,往哪里去啊?”

    “回家。”

    老人拄着拐杖。

    一步一步穿行在雪中。

    “我决定回去,沿着来时的路。”

    杜甫内心旁白,出现在字幕上。

    “回归本心,回归天地之中。”

    “辗转一生,我忽而顿悟,这天地中的大道,便是这条河与这片土…孕育华夏的根魂与文明。”

    突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