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暗示和主角是好朋友-《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第(2/3)页

    且命人赐死蒙毅。遂,蒙毅逝。

    蒙毅对使者表明了对秦国的忠心,且贤君不该弑杀无罪之人,秦二世若如此会有不好的名声。

    而使者只知道秦二世派遣自己来的目的,只能将其杀死。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杜如晦问道。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

    杜如晦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

    从前有位长者养了一匹好马,开始时这匹马脾气躁烈,桀骜不驯。

    马的主人一怒之下,鞭挞烈马,断其水草。

    这匹马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虚空中发出声音,告诉它说:“顺从你的主人,就没有磨难了。”这匹马听懂了这句话。

    第二天长者再次试乘时,这匹马很温顺,让它东西南北,都很听话。

    长者非常喜爱这匹马,用谷子喂养它,养得膘肥体壮。

    之后这匹马生了儿子,长者数年后试乘幼马,幼马不听指挥,棰杖加之,不改其行,马主人再次使出驯马术,“还归饿之,食以臭草,饮以浊泉”。

    幼马夜晚见到母马,问道:“为什么我们母子的待遇不同?”

    母马答道:“这是你的过错,不要怪别人。如果主人拿鞍子来,就要受骑;你听从主人的话,便会受到主人的喜爱。这件事很容易做到。但你却不这样,因此获殃。”

    幼马听从了母马的教训,第二天表现温顺,令行即行,令住即住。长者很高兴,调换了幼马的饮食,和母马一样。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然后成才。

    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湖边,禅师救起一位轻生者。

    轻生者苦恼地说:“我都不想活了,您怎么还救我?”

    禅师说:“你想死,我制止不了,我想问问你:债都还完了吗?”

    “我不欠债。”

    禅师问:“怎么会不欠呢?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的吃穿借自天地,你的知识借自师长。这些,你都偿还了吗?”

    轻生者沉默了一会儿,问:“这些债,要怎么去偿还?”

    禅师说:“好好地活下去!知恩、感恩、报恩,就能偿还!”

    天逢荒年,寺院里的僧众只能靠喝粥过日子。

    住持为维持公平,用斋时,让僧众轮流执勺为大家分粥。

    然而,由于彼此之间关系有厚有薄,分到碗里的粥,有时会稀一点儿,有时会稠一点儿。

    僧众们为此闹了不少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