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于宝洋今天算是看明白了,任何人类的手工都比不过机械的精细! 而且不仅仅是细致。 就这生产速度,十几分钟不到就能够让一个石块变成精细的雕刻工艺品。 只要原料足够,这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生产出几十块雕刻水平和材质一模一样的工艺品。 何其精妙? 于宝洋不由得多看了王老板一眼。 不愧是未来成为首富的人,眼光好生毒辣! 他再次回到生产线的初始位置,想要重新观摩一遍整个过程。 但这次于宝洋又换了个角度,他不光想要看一看石头是怎么成型的,还要考虑这机器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因为现在雕刻的只是不同的大理石,和玉石的材质又完全不同。 使用一条生产线从事雕刻工作根本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原料的材质略有不同,或者微微改变,就要调节机器的运转方式。 而现在出产的天然玉石,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造物,其内部结构也完全不同。 一块原石里面很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结构,就算是雕刻名家,如果工作的时候稍有疏忽,手上的玉石原料恐怕就要废掉。 机器能不能做得那么精细? 这是于宝洋心中的问题。 于是他又从高高的角度再次审视里边这个机器,头到尾仔仔细细。 在观察的时候,于宝洋还在不断思考机器的原理。 比如传送。 两个不同的操作点位,原料如何来回操作,会不会因为重量不同产生误差,如果产生误差的话,有没有机会重新弥补。 对于从事这一行的于宝洋来说,看起来自然仔细而且专业的多。 当他重新看过一遍,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便再次切换角度,准备重新再看一遍。 此时周围的人也已经注意到了于宝洋与他们的不同之处。 外行人只是看个热闹,内行人看的才是门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