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条路走对了-《种气全球》
            
            
            
                
    第(1/3)页
    姿态一立,规则便有了重量。
    所谓“一视同仁”,本就是个表象。
    他韦穆的精力有限,怎么可能真对所有人一样?
    等级制度本就是为了区分,而不是抹平。
    可若一开始就明说按地位划分,反倒激起怨气。
    不如先压一压,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再让真正重要的人,以“功绩”之名,顺理成章地跃升。
    这才是掌控之道。
    至于沈竑,此人确是心腹之才。
    从门派筹建到制度设计,从人事安排到话术引导,事事周全,滴水不漏。
    连康沛那一步,都是他亲自去谈妥的。
    目前,除严景焕正式拜师,算作韦穆的内门弟子外,其余所有人,名义上皆为中级学员。
    不过说是这么说,沈竑等人以及康沛,不可能在中级学员待多久,很快就会晋升为高级学员。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岂会让他们这些中华门的根基,只是中级学员身份。
    又是一周晃晃过去。
    韦穆这日再度前来军事基地,惊喜发现,51名训练队的学员中,竟然全部有了气机感应。
    这才不到两周的时间!
    还不是每日传功!
    不愧是在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其血气、精力旺盛程度,以及资质,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别看这些特殊训练队的人都是军人,其实文化程度都不低,全是本科大学毕业,成绩名列前茅的,智商水平也在一般人平均水准线之上。
    在军队中传功种气,这条路,走对了。
    韦穆站在训练场边缘,目光扫过平板上的实时数据,心率、血氧……
    他心中已有判断,只要维持当前节奏,再辛苦些,三四个月内,特殊训练队全员踏入第二境“孕育真气”,并非奢望。
    而眼前这51人,只是开始。
    军中体制严密,封闭可控,资源集中,正是最适合大规模种气、批量催生“韭菜”的温床。
    杨博士站在一旁,几乎按捺不住。
    他紧盯着刚导出的生理数据,身体微微发颤。
    半个月来的监测结果远超预期,自主神经调控能力提升47%,乳酸清除速率翻倍,无氧耐力突破理论阈值……这些数据一旦公开,足以颠覆现代医学对人类潜能的认知。
    对杨博士而言,名望远比金钱重要。
    他年不过五十,身体康健,尚未被病痛侵蚀,也未尝衰老之苦。他追求的不是延寿,而是留名,在人类认知的里程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韦师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