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这些话,村民们都放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贵人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 村长一家看到他们过来了,赶紧放下碗筷,起身打招呼,“周夫人你们来了啊。我带你们去前面那一块地干活。” “不着急,村长把早食吃了先,我这大儿子跟二儿子,还要麻烦你教一下他们怎么割麦子。他们个头都这么大了,让他们跟着一群孩子捡麦粒也不合适。” 周善插嘴说:“婶子,我也要割麦子。” “你可以吗,小心别弄到手。” 不是裴绣不让他割,而是他看起来就像个文弱书生,不比老大老二壮硕,虽然跟老二同龄,但是都没有老二高壮。 她家的老大老二长的都比较像周成,自从她穿过来后就没有亏待过他们,营养都补充的很好,个头窜的很快。 周善不好意思的说:“我可以的,虽然没有大哥跟周盛强壮,但是我也很结实,只是看不出来而已,我能吃苦,也会小心的。” “行,带着的镰刀也够,你要割就上吧。”既然他想,她也不拦着他。 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村长已经把几口饭三下五除二都扒拉进去了。 领着他们往田里去,他把这些孩子都带到自家的田里。 他们捡的麦子要带回去,他怕其他村民不乐意,毕竟今年粮食欠收。 他家就无所谓了,已经得了大好处了,一两篮麦子而已,值不得多少钱。 但是裴绣怎么可能白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就是农人的命根子,她最后是按市场价给他们算钱了。 村长详细的与他们讲解,镰刀该如何拿,如何割。 等他们都明白后,裴绣才问道:“村长,这一亩地一个人需要收几天啊?” “连割带收一亩田的小麦需要三个劳动力,一整天才能收割完。割完收麦子时,还要将麦子捆成四十至五十斤一捆,用扁担一担一担地挑回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