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很嗜血-《我一废物赘婿,会亿点医术很合理吧》


    第(3/3)页

    结果这俩兄弟本来完美的一边一个掌控着大权,却因为相互猜忌,导致了最终两人双双犯二,引来了拉达克大军,才会有此一劫,可见兄弟反目是多么的可怕,王族的兄弟相争更是可怕至极。

    没有了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的古格,眼见着战胜了拉达克这么大的战果,门外还有两万多降兵,这果果没人吃可还行?

    于是王后和大臣们一合计,怎么也要推出个掌权者,王位还是王后他儿子的,但是大权必须有人掌。

    另一边僧兵们也是一样,自从击败了敌人,半路逃跑的僧兵们都回来了,但是自己的大法王却被人给杀了,这宗教领袖没人当可不行,这个时候,再上来个厉害的掌权者,对佛教如果不待见,再来个灭佛运动,我们又要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乎几个老和尚一商量,咱也要推选个话事人。

    政教两头都在合计推选话事人,却不谋而合的同时看中了楚凡。

    说起来,楚凡大破敌军,首功一件,毋庸置疑,但是大家同时看中他还有各自的小九九。

    在王后这边而言,儿子还小,要不想大权旁落,一定要有个可以信任的人来掌权,但是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能相信的王宫贵族阶层,谁会是可靠的呢?这边不管让哪个权贵当了顾命大臣,保不齐人家翅膀硬了就翻脸,孤儿寡母的到时候连姓名都不保。而楚凡,在藏区没有根基,没有后台,更没有裙带关系,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他成天喊走,你越想走越不让你走,你越想走说明你不觊觎这国王的宝座,我就越要用你。

    而且王后还有一点私心,就是眼缘。说起来,汉族人没有藏族人那么五官立体,相对柔和一些,皮肤也稍微白一些,行为略微的文雅一些,正所谓缺什么想什么。成天面对扎西扎巴德这种硬汉,多少年过来也都腻了,反倒是看着楚凡非常养眼,要是成天和这样的男子在一起,那岂不是美事一桩?万一哪天他从了,让他当国王,给我儿子当爹,今后把王位顺利交给我儿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在僧兵这边而言,法王一死,剩下的地位最高的是四大堪布和尊巴丹这五个人,之所以楚凡这个非僧人能并列第五,也正是因为他救了所有高僧于洞窟中,对他感恩戴德。

    除了楚凡,这四大堪布既是索达寺的堪布,相当于副院长,也是各自本家寺的寺主。每个人都掌管着一个寺院。按照格鲁派的转世制度,四大堪布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并不能直接专任一把手,毕竟你已经转世成为了其他寺主,怎么着?还想重新转世一遍?

    那么这四大堪布加楚尊巴丹都不能成为索达寺的寺主,只能再找转世灵童,培养长大,但是这孩子长大之前,谁来掌权?

    五人权力并列?那也要有个牵头的吧?就像是明朝的内阁,也要分个首辅次辅什么的。

    最终还是嘉羊丹朱老和尚出面说话了。

    嘉羊丹朱是索达寺四大赛持之一,地位仅低于四大堪布,实际职权是管理古格最北端的天堂寺,任天堂寺寺主。

    虽然地位属第二档,但是由于老和尚宅心仁厚,年龄又大,学识也高,是以也有一定的威信。

    按照嘉羊丹朱的意思是,当前应该立即寻找转世灵童,再选择一名地位高的人作灵童的经师,带灵童掌管索达寺,等灵童坐床成人后,再亲政。

    这个提法大家都很赞同,但是之后嘉羊丹朱又提出,由于各寺庙都想弘法,都想培养灵童,但是为了对各寺庙都公平,要选择四大堪布和四大赛持之外的人作为经师。

    这么一说,大家都把眼神望向了楚凡,那还有谁?这位不就正是地位高且不是四大堪布也不是四大赛持的人选了?

    反正不管你楚凡愿意不愿意,各方面自己就敲定了人选,就是你了。

    就这样,由于各方面自身的利益问题,这个外来的楚凡在这次王宫和僧兵共同召开的大会上,被确定为了古格国摄政大臣,四世索达法王经师,统领政教两派

    楚凡行李都打好了,正要带着秦红回汉区呢,莫名其妙的就被推到了政教两派的最高层,搞得自己都哭笑不得。

    楚凡可不想在这当什么摄政大臣,更不想当法王经师,他只想买个大宅子,守着三个老婆,桃花庵下种桃树,再折花枝当酒钱。

    可是这会可由不得你自己了,就在这大殿上,各派上演了一幕终极大戏,小王子叩拜上师,王后痛哭流涕,和尚咏经不让路,等等戏码,一幕接着一幕,楚凡是再三推辞,大家是再三挽留。

    原本谋权篡位的人一般都要搞这么一出,自己婉拒,众人挽留,推辞不过,接受天意人心,不得已登上宝座。

    谁曾想,楚凡是真的不想干啊,可是这些藏人们却不明白,这样的大位你怎么会不想坐?于是乎大家都以为楚凡在演,好吧,你楚凡既然演的这么认真,我们就好好配合你呗,随即就见整个大殿咏经的咏经,哭喊的哭喊,下跪的下跪,好不热闹。

    得,这还怎么走?呆着吧。

    于是乎,楚大人就这样被硬生生的留在了这古格王都里,成了实际上的政教一把手。

    而楚凡上任的消息刚传出去,就有人登门造访了。

    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被赶走的天主教传教士安东尼奥·德·安夺德,此时葡萄牙天主教已经在印度果阿组建了教区,上一次被扎西扎巴德请来在古格传教,结果几年下来都没什么成绩,末了还被国王赶出了古格。

    但是天主教传教的毅力还是很坚定的,为了寻找传说中富庶繁华的“震旦。”,他们不遗余力的继续寻找着机会扩大自己的教区。

    所以安夺德不畏危险的,再次来到了古格,期望于楚凡这位新领袖的手上,再次推行天主教。

    看到来了洋人,楚凡很惊喜,哈哈,就等你了。

    安夺德来西藏其实并不只为西藏,他的目标非常大,是整个中国。

    于是乎,他认真学习了汉语,为了今后在大明传教做足了功课。

    “楚大人,在下见礼了。”说着,安夺德一个标准的作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