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万里而言,国家走到这一步,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已经作出了卓越贡献,至少从崩溃的边缘把这么大个帝国拉了回来,即使内外交困,你现在也勉强可以应付,以后的事让以后的人去解决嘛,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没听过嘛?学学李后主,写写诗,做做画,花点钱搞外交,潇潇洒洒不也是一辈子吗?为什么要陪着楚凡玩这么大?不怕被推翻了卷铺盖走人吗?不怕把大明在自己手上玩没了,留下千古骂名吗? 楚凡和万历他们是无法理解对方的心境的。 楚凡知道一个民族不自强的代价,更知道次波国、西方,给这片土地带来过什么样的伤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虽还不到那种境界,但是他是有血性的,他作为这个世界唯一一个有能力做出改变,唯一一个能挽救这个古老国度的人,他必须做些什么。 万历年幼时就父亲手里接过这副重担,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将帝国的马车从悬崖边缘硬生生拉了回来,现在国家虽然还是千疮百孔,但是已经有了一线生机和活力,他多想看着它从将倾的大厦,变成坚固的高楼。作为第一责任人,他有义务,也有责任,将这列大车拉上正轨,给后世子孙一个交代,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 楚凡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说干就干,拉起车就走,提起斧子就砍。 第一步就是人手。 首先是领导班子。 楚凡任尚书,还有两个侍郎,一个他给了自己的岳父张嗣修。 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太大争议,张嗣修是万历五年的榜眼,张居正次子,现任翰林院编修,明朝读书人的典型代表。而翰林院,就是为各级部委培养人才的摇篮,混上几年翰林院编修,基本都是到各大部委当领导,所以现在提他到户部,可以说是顺水推舟,顺理成章。而且他不但是榜眼,还是前首辅张居正的儿子,在读书人里号召力、影响力都非常大,让他当侍郎,对于以后应对读书人的攻击,具有很好的防御效果,拉上他,相当于穿了一件防御加一百的盔甲。但是唯一让人有些诟病的,是他俩是岳婿关系,多少有些裙带之嫌,不过也无所谓了,既然后面还要得罪很多人、留下很多口实,也不差这一条。 而另一个,是本来就在户部当侍郎的何烽,何峰是个老同志了,嘉靖四十年的进士,和张居正基本属于一辈人,虽然不是三甲,但也是学富五车的高材生了,这些年在奎星河手下当副职,也没少受气,但是他人老实,也不爱争权夺利,是以就这么凑合着和奎星河搭了这么些年的班子。 何老同志在朝这么多年,也没啥功绩,就干了一件大事。 嘉靖死后,隆庆即位,当时对老皇帝死于道士炼丹药的事情,大家很难启齿,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是隆庆皇帝其实非常想好好收拾收拾那些道士,但自己揭自己老爹的短,多少有些不厚道,也有些不孝顺,正在这个时候,在翰林院当编修的何峰先生,坚持了自己对这事的不满,一封奏疏撕破了朝廷的遮羞布,让老皇上嗑药磕死了这事公之于众,也给了隆庆收拾道士的好由头,因此升了官,当上了户部侍郎。 可能是这个木头觉得自己遮羞布撕的好,撕的水平很高,也可能这老哥揭发皇帝私生活搞上了瘾,结果在隆庆皇帝三十六岁就驾鹤西去的时候,他又站出来了,指出皇上是死在了石榴裙下。 这一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你说嘉靖死了可以清算道士,隆庆死了,你清算谁?把娘娘都抓起来?这事干的,除了让皇家丢脸,就真的没别的意义了,是以皇家这么难堪的事,让你白纸黑字的写在奏章里,还不把你法办了?但是当时掌权的不是皇家的人,而是张居正,张居正觉得这个木头虽然傻,但是干活很认真,很负责,而且也是自己执行一条鞭法的忠实拥护者,顶住李太后的压力,硬是将他保了下来。 楚凡考虑到,这样一位老先生,也不想图名利,虽然人刻板了点,但是有些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以及和改革无关的工作,还是需要他来做的,所以就留下了他,继续当侍郎。 就这样,户部的领导班子正式成立了。 楚凡很清楚明朝的官僚体系是多么的完善,是以也不去撩读书人的火气,先设置几个你们没听过的官职,户部除领导外,其余人员和品级、官名,一般不做严格数量设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接下来,就是户部的工作人员,为了不影响工作,楚凡决定保留户部现有官员,但撤销他们过去的分工,每个人都不再负责专门的领域,什么你管户口的,我管经贸的,他管税收的,统统打散,由两个侍郎负责,随机安排下面人实施。 经内阁、礼部、吏部会签,皇帝大人批准,新设立十个固定工作岗位,分别是户部税监、税管,户部财监、财管,户部土监、土管,户部债监、债管,户部投监、投管。 监统一是七品,管统一从七品。 给的官阶很低,主要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给商人官职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但是一般都是地方上拿钱捐出来的小官小吏,上不了台面,也不影响大局,明朝腐败,很多官员都卖官,大家也司空见惯。但是你不能一上来给这些商人全弄成四五品大员,那可真的要把天下读书人的嘴都气歪 了。和那些参加过殿试的进士不能比,但是举人啊、秀才啊,也是读了半辈子书,当了半辈子孙子,到老了才能混一个五品六品的官当当,要是看到这些平时只会打算盘的人,一下子就到了四五品,那还了得? 反正进了户部,除了三个领导,管你官大官小,都是干活的,我就想用这个从七品税管,不用你这正五品郎中,你也没办法。官大官小是一回事,权大权小,是另一回事。 谁知道国家大政最初不是出自部委的办事员之手呢? 户部税监,由京城大地主徐正富担任,税管由户部提举刘全担任。主要负责税制改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