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江东的选择-《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第(1/3)页
    此时的陶家厅堂之中,当年也算是威名不小的徐州刺史陶谦之子。
    陶商和陶应两人如今也是心中忍不住的悲愤莫名,但是看着面前的这些家伙。
    他们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但是即便是如此,自家的这几个子侄,尤其是自己面前的这一个都没有半点想要和他们和解的意思。
    这一刻,也不会在顾忌到他们的身份和辈分儿。
    “两位叔父,其实按照小侄的意思来说,你们还是回自己的房间之中休养就是了。
    莫要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了可好?这日子不容易,还请叔父自己多多思绪才是.....”
    陶商陶应两人看着面前正在对自己两兄弟发出这种无情鄙夷的子侄辈的陶基,那心中也是忍不住的酸楚和痛苦!
    虽然他们很想让这个小辈闭嘴,但是这件事情吧...他们也的确是不敢多说什么。
    或者他们根本就无话可说!
    毕竟,当年他们老爹干的那个事儿....实在是有些丢人了!
    之前他们不怎么在意,毕竟当初那刘玄德已经得到了好处,而且那刘玄德还算是有些仁义之心在身上的。
    加上刘玄德和他们相距甚远,这事儿也就没有怎么想过。
    但是谁知道最后这事情就演变到了如此模样....
    好端端的局势刘玄德就这么亡了?
    他若是真的死了,这事儿也是个说辞,结果呢...结果这个家伙好死不死的将荆州交给了刘协那个小皇帝。
    听说这刘协现在对于那刘备的感觉还是非常愧疚的。
    这...这若是让刘协知道了自己当初的真正想法,那谁知道刘协会不会把他们给杀了给刘备出一口气?
    就在那陶商和陶应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那陶基的话语却是再次开始了。
    “两位叔父,别怪小侄说话不好听。
    当年你们的父亲....当年那位陶使君为了保住你们的性命,前鞠而后恭。
    当年态度何等傲慢对其不管不顾,一心想要扶持田楷上位,结果发现田楷死活不肯上钩之后却又将自己的主意打到了那刘备的身上。
    第二次刘玄德救援徐州之后。
    就非要将那位玄德公给举上去从而为你们挡住灾祸!
    说得好听写是将徐州弓手想让,可若是说得直白点,那不就是让刘玄德去给你们当那灭门惨剧么?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们陶家在曹氏那里是一丁点的机会都没有了。
    只能用刘备和曹孟德之间的恩义给你们寻找个机会。
    只不过当年他是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从而放不下那权利,亦或者是压根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等是不知晓了!
    但若非是那位玄德公当年和那位曹公是老交情了,恐怕这刘玄德也不能活着离开徐州的。
    你...你们倒也真干得出来这种事情!”
    陶基将面前的桌案拍得震天响,而说到了后面的时候,他那脸上的怒火是蹭蹭升起。
    这倒不是他为难自己的这两个老叔,也不是非要给刘备打抱不平。
    毕竟他未曾认识刘备,也不至于在这几十年都过去了,再对着刘备说什么多余的话语。
    他今日如此愤怒其目的就是两个原因。
    其一就是当年的事情的确是很难说清。
    毕竟天下人一直都有一个疑惑。
    那就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为何那位曹公一直不肯将陶氏一族屠了?
    而当初他们陶家的那位老人家虽然犯了浑,但终归还是有几分聪明才智的。
    先拉田楷挡灾,想要让田楷成为徐州牧,从而借助公孙瓒的势让曹孟德无暇继续追杀他们。
    结果人家田楷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以至于第二次救援的时候,人家来都不再来了。
    没办法,陶谦老儿干脆看上了和曹孟德在洛阳就一同共事,又都在沛国招兵的刘玄德上位。
    虽然这刘玄德最开始也是拒绝的,但后面终归还是没有经得住那陶谦的手段。
    在陶谦的好说歹说治下,总算是让他上去了,等到刘玄德上位之后,成为了新一代的徐州牧之后。
    他则是留下遗命,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马不停蹄带着棺材回得家。
    说实话,这算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保住了,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后代。
    要不是当年袁绍和曹操当年都想要拉拢那位玄德公,陶谦的棺材现在能不能在祖坟里放着。
    这都是两可之说呢!
    结果现在这两位,一个是大汉魏王,同样也很有可能是未来曹氏的皇帝太祖....
    而另一个是大汉的皇叔了,并且现在是汉统的大汉皇帝亲自任命的皇叔,大司马....
    而这就是他愤怒的第二个原因!
    好家伙...陶基终于发现自己家好不容易选择出来的主公要完了,而对面的这两家和他关系似乎...都不怎么样!
    作为自己的叔父,陶基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们尊重。
    但是作为陶家最年轻的掌权人,他想弄死这两个家伙!
    如今作为执掌家族的陶基,是看到了这两个长辈就忍不住的想要将他们活活打死在这里。
    然后将自己的那位叔祖父从坟里面请出来送到洛阳去。
    如此看看能不能让曹氏对自己的家族能够网开一面!
    而陶家这两兄弟,看到这一幕之后,也知道自己如今已然成为了家族之中的罪人。
    这与道理都没有关系,这纯粹的就是自己运气不好罢了。
    因此也是不再啰嗦,赶紧将自己保命的东西拿了出来。
    “这个...这个...”陶商将一封信帛拿到了众人的面前,忙不迭的朝着众人解释起来,“此乃如今玄德...刘皇叔身边的重谋,如今代替陛下去暂时执掌荆州的庞统所给。
    这信中说,那位刘皇叔还是非常感激当年徐州之事,若非是家父帮衬,刘皇叔也无法在中原成名。
    更加不能遇到陛下,从而可以将荆州送给陛下....
    因此那庞统还说...”
    “好了!”
    还没等陶商将话说完,陶基就已经将信帛看完了,脸色的阴沉也慢慢消散了几分。
    “这确定是庞士元所写?”
    “自然!”
    “唔....”陶基确定了这件事情之后,看了看这没本事的两兄弟,再看看手中的信帛,最后一阵思考之后,“既然如此的话...那我等就知道了...”
    “知道...知道...那我等是不是要去寻找刘皇叔和陛下?”
    “寻找自然是寻找的,但是现在我等和陛下他们相距太远了,而且若是现在离开的话,未免也太可惜了些。
    如今我等从那吴郡也得到了些许消息,或许可以利用一二的。”
    “这....”
    “行了,两位叔父不通兵事,所以就不要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了,我等自然会想出来一个好办法的!”
    “.....”
    “两位叔父,慢走!”
    “....告辞!”
    与此同时,在江东另一个方向的会稽郡中,作为贺家如今领头之人,贺齐也同样将大量的族人聚集在了一起。
    看着身边的后辈还有一些平辈之人,还有自己手中的那一幅“庆氏族谱”脸色有些沉重。
    所有人都称呼他为贺齐,但如今就连他们贺家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其实他们家本姓庆!
    虽然不是什么大名鼎鼎的家族,但那也是他们的祖宗!
    背祖忘宗,不管是什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这都让他有些痛苦难看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只不过是为了避讳而不得不改名罢了,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屈辱!
    毕竟这些年又是天灾又是人祸,还有战乱纷飞的,这种事情比比皆是,也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如此的。
    只不过当曹氏之人将这份庆氏族谱送过来的时候。
    那种示好之意,他们也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是曹魏想要让她们庆氏...贺氏一族重新回归中枢之地。
    毕竟当年孝安皇帝还在的时候,他贺齐的伯父庆纯就已经是天下大儒,更是孝安皇帝身边的侍中。
    之后才外放的江夏太守!
    今日...当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的时候,贺齐整个人都感觉到了一阵紧张。
    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
    “吴侯....至尊对老夫有大恩,老夫能够有今日,贺家能够有今日,全赖这些年至尊的支撑。
    如今江东危在旦夕,我等如何能够坐视不理!”
    在一阵沉默之中,贺齐终于做出来了自己的决定,一把将那庆氏族谱拍在了一旁,然后朝着众多族人大喝起来。
    “老夫已然决定,要和那长安的伪帝刘协不死不休,为江东,为至尊厮杀到最后一刻。
    为江东,为家族至死方休!”
    伴随着这一声大喝,会稽贺氏的族人也瞬间站了起来,朝着贺齐同样发出了一声声大喝。
    有些时候,他们或许不需要将话说的太过于明白,但是他们却是已经明白了这些话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那会稽郡的虞翻,江淮出身的步骘,江东崛起的新秀丁奉...
    一名名江东如今的大将和重臣也都做出来了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家族寻找后路,为自己寻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归处。
    而同样在江东,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府宅,此时却是格外的寂静。
    琅琊诸葛瑾,这个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的存在。
    倒不是说他诸葛瑾如何的才华惊人,而是因为他某个亲弟弟的存在,现在的人一听到他姓诸葛。
    总觉得这个人有些不一般....
    而诸葛瑾也的确是不负众望,他的才华和他的脸一样长...
    看似在江东并不算多么重要的诸葛瑾,却是江东或不可少的人物,在这里他充当着孙权与众将之中的回旋之地。
    他仿佛并没有出现在什么地方,但却有无时无刻不在出现...
    而他与孙权也同样是在这一年年的相处之中,交情越发的深厚了。
    江东出现的问题,别人看得清楚,他自然也看得清楚。
    只不过相比较于其他人的商讨,揣摩,这诸葛瑾却是非常的安静。
    烹茶为乐,除了除了政务之外,就是看先贤典籍,赏江东美景,那悠然自得的模样,不知道让多少人觉得这人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而此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