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斯洛伐克的442,大概率是大菱形中场站位。 哈姆西克是前腰。 魏斯与斯托奇是边前卫,进一步,就是边锋。 进攻确实拉满了。 就看姿态会如何。 但是回头看一眼呢,他们居然是单后腰。 而且还是个23岁,在世界杯这个群星盛宴舞台上可以说名不见经传的库卡。 老魏斯是怎么想的呢? 真是击败了意大利便觉得踩着卫冕冠军的尸体进入淘汰赛就应该天下无敌了吗? 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本事吧。 伴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1/8决赛开战! 比赛前五分钟两队都保持着谨慎,争分夺秒地进入状态,然后斯洛伐克果断地开始向荷兰的防线发起冲击。 小魏斯和斯托奇都有一定的速度冲击,会给人一种惊艳的视觉感。 但左右两路轮番冲击下,都是碰壁而归。 范博梅尔联手范布隆克霍斯特收拾小魏斯就跟玩一样,前者不论直接逼抢还是对抗干扰给范布隆克霍斯特营造更好的拦截机会,都能让小魏斯连门前25码区域都进不去。 斯托奇则是开场后被德容凶猛对抗导致控球失误后状态直接被压制。 不得不说德容的防守气场带着点儿凶残的味道。 当荷兰队的快速反击以常规方式快速推进到前场。 斯洛伐克的防线却有些紧张。 因为推进速度太快了! 斯内德没有压力地组织攻势,罗本启动后的速度冲击也肉眼可见地比小魏斯以及斯托奇高了不止一档。 尤其是在相较开阔的空间中跑位,他总能在理想的位置接应到斯内德的传球。 斯洛伐克防线只能迅速收缩防线。 库卡在被罗本扣球过掉后转身便直接上手拉拽将他放倒在地。 太吓人了! 如果说老魏斯认为荷兰队在小组赛碰到的对手都是未战先怯,姑且不论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可以肯定的是斯洛伐克在小组赛中碰到的对手,绝对没有荷兰队的快速推进速度与进攻效率! 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如罗本这般强悍的对手。 主裁判鸣哨,库卡染黄。 开场才11分钟。 单后腰,黄牌加身。 这要是搁沈豪过去几年碰到过的名帅对手,一定会意识到这已经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不做调整与补强防守,且不说会不会出大问题,心里能安稳吗? 可是老魏斯却无动于衷。 大概是赛前既然决定要用潮水般的攻势摧毁荷兰队的防守,现在就不会临时改变主意。 斯洛伐克的攻势试图在前场打出变化。 两名边前卫的边路冲击已经受挫,那么前锋回撤接应,加上前腰的后插上来形成局部小组配合属于正常的求变思路。 可是当维特克回撤接应,斯托奇从边路送来的传球刚到他脚下。 因格拉尔立即逼抢,迫使他控球变向。 抵挡住了因格拉尔的逼抢,结果刚变向就被范博梅尔迎面断球成功。 荷兰队三后腰,德容和范博梅尔不会一同去协防边路,因为对手不可能同时进攻两路。 像斯托奇从左路进攻,德容协防边路,中路实际上还有两名后腰。 同理,换做小魏斯在右路进攻,荷兰队中路防守也会是两名后腰坐镇。 防守体系的联防节奏同步已经炉火纯青。 比赛第17分钟,哈姆西克后插上接应成功,连停带趟过掉正面拦截的因格拉尔,却在突破成功后陷入围剿中。 德容的凶猛逼抢直接卡住对方的身位,断球后直接将球短传送去找范博梅尔,后者斜传分球边路。 小魏斯前脚去内线要逼抢,后脚范布隆克霍斯特便从边路接应后趟球推进。 视野开阔,形势明朗后,范布隆克霍斯特送出贴地斜传将球送到斯内德跑位线路上。 斯内德在前场中路连停带趟直接杀向斯洛伐克的禁区。 库卡一路后撤,显然因为身上有黄牌而顾虑重重。 可是主攻的斯洛伐克本身阵型就不是收缩在禁区附近。 否则球队是前后断层的。 在库卡退伍可退必须直面斯内德的时候,他却已经完全陷入被动。 斯内德主动拨球变向就轻松地将他过掉。 罗本向禁区右肋方向内切,带动斯洛伐克防线向那边收紧。 在这个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出现了。 斯内德敏锐地把握住时机,送出一脚贴地斜塞。 足球从禁区弧顶位置斜向滚入禁区左肋地带。 库伊特前插完成反越位。 斯科特尔转身追不上,杜里察又放弃了罗本朝中路回撤。 库伊特在门将移动到他前方的时候将球斜传小禁区右肋地带。 众人视线一转,映入眼帘的是罗本包抄门前轻松左脚推射空门得手! 斯洛伐克众将如遭晴天霹雳,球迷更是呆若木鸡! 震惊于荷兰队的快速反击居然如此爆炸! 壹趣文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