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平凡的世界》-《文豪1983》
第(2/3)页
那么问题来了——原来中国有过不止一位诺奖提名者,这是否就使余切的名誉蒙上了一层阴影呢?
余切透露道:“诺奖每年于十月开奖,开奖后立刻寻找下一年的获奖者。全世界有资格提名诺奖的个人或机构纷纷寄来信件,在次年一月份后停止接受,开始进行评选。”
“大部分人就停留在这一环节,有多少人呢?我不好说,我只能说下一个环节是约两百人的长名单……”
“嚯!”李铎很吃惊,“那你的意思是,前一环节得有大几百甚至上千个了!”
余切笑道:“可能是这样,由于我并不在诺奖的评委会当中,所以我不知道。这些评选信息是保密的。”
程荒煤也问道:“既然保密,那我们怎么能知道流程,甚至知道大概名单?”
“这就是西方的特色,这么多年下来,围绕在诺奖上下早已形成了产业链。一些参与过诺奖评选的人,会被菠菜公司的重金利诱,透露出真实名单!菠菜公司为了挣钱,自然要调整赔率,我们看赔率就知道谁更容易获奖。”
而后,在三四月份,这个两百多人的提名名单,会被急剧浓缩到二十五人以内,到这个时候,菠菜公司就会开盘了。
到五月份时,一份五人大名单就被提交封存,等到九月份才开始评选。
中间的四个月留给评委观摩决赛圈选手的作品。
然后在十月开奖前的一个月,评委密集召开三次会议,直至确认最终名单。菠菜竞猜也在这一期间达到顶峰,登顶全世界各国的头条。
评委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诺奖评选是这么一回事,真是一场商业马拉松。
程荒煤说:“我看我们茅盾奖评选,比诺奖还要辛苦!他们是看最终五人大名单的作品,我们却寄来了九十多份!讲个实话,哪里看得过来!”
的确如此,根本看不完,那靠什么来评选呢?
自然也要靠势力、靠背景了。
所以茅盾奖也是从这一届开始抽象,含金量逐年降低。巴老虽然担当评委会主席,然则以他的身体情况,他绝不可能看完这九十多本!他只是被拉进来的上一时代的吉祥物罢了!
会开完了,评委会邀请余切加入进来。
“你不要怕作为评委得不了奖,我们这次评委中的刘白宇就是评委,他的也入围了,又能怎么样呢?”
程荒煤和李铎都来劝说余切。
他们是这样想的:不论余切得奖还是不得奖,他的地位已经在这里。
评委会中如果没有余切,会显得这个评委会没有含金量!
余切感到很震惊:原来真特么有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关键是刘白宇还真的获得这一届的茅盾文学奖。
卧槽,还是城里人会玩啊!
余切婉拒道:“让我考虑一下。”
然而,这届评选会后来发生的事情越发抽象。
在九十多部作品都看不过来的情况下,评委会却主动把评选范围扩大到了88年,也许是为了办一个文学大年。
这一举动的直观效应,就是各地送来的作品已达到近两百部,不要说是看完,一些书就是连名字都不被人记得!
《少年天子》、《穆斯林的葬礼》等也如历史上一般进入到评选名单中,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十分优秀,而因为在当时看来,这些作品的发行平台大,销量好,又有名编作为背书。
评选也渐渐走向较为庸俗的一面。
谁有流量,谁有背景,谁就能入选。反之,谁就绝不能入选。
这并非是说评委会的人都是酒囊饭袋,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后果,他们选择了在当时看来更有利的评判标准。
谁在这种筛选模式下倒霉了?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垚。
他既无师门传承,为人也十分内向,谈不上什么交友,是个典型的宅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