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兵可以,但不是现在,而且从这里发兵过去,最快也需要月余,这一来一去的粮草兵马也耗费巨资,稍稍盘算,也需要几十万两的物资,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虽说,这笔钱才对我们大康而言,不算什么, 天下百姓,供养我等,接乃民脂民膏,我们靠着民脂民膏去接济别人,难免会遭天下人质疑。” 准三满义道:“若能复国,所有的支出,我们愿意一力承担。” 卞梁淡淡一笑,“本相不是在乎这点银子,本相在乎的是百姓的意见,如果百姓愿意帮你们,别说五十万两银子,就算是五百万两,朝廷也愿意出这个钱。” 准三满义哪能听不出来卞梁话里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嫌弃五十万两银子太少了? 他一咬牙说道:“到时候,所有的辎重不仅由我们承担,我们还愿意额外多给五十万两银子。” 卞梁再次摇头,“你看,你又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大康乃天朝上国,怎么能收你们小国的银子呢?” 准三满义思索片刻后再次抽了自己嘴巴一下,“小臣说错话了,到时候,这笔钱,会进贡给朝廷!” 卞梁这才笑着点头,旋即看了一眼赵正。 赵正眼皮子都没抬一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年不能少于五十万两银子的进贡,明白了吗?” 倭岛国虽然盛产白银,但是国土到底太小了,而且冶炼技术很差,挖掘也很差。 以倭岛国的体量,一年撑死也就一二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五十万两银子,那就是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这笔钱如果年年上供,对倭岛国来说,必然压榨到极致。 听到这话,准三满义眼皮狂跳,“这,右相是不是太多了?倭岛国,国小民弱,如何能承受的住如此多的上供?” “你们倭岛国要是连这点诚意都没有,我看下面也不用谈了。”赵正冷笑一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几年,倭王自称天皇,已经有好几年没派人来朝贡了,你们这是在作死,胆敢自称天皇。” 准三满义吓得再次跪在地上,“不敢!” “不敢?我看你们是太敢了!”赵正冷冷道:“足利家的人打的什么旗号,打的拨正反乱的旗号,倭王自称天皇,妄图和天朝平起平坐,足利家的人不仅不是贼寇,反而是忠臣,按理说,朝廷还要给他嘉奖才是。” 准三满义背后已经被冷汗给浸湿了。 原本那些邦国使臣都觉得赵正的要求太过分了,现在听到这话,一个个都不说话了,都用嘲讽的眼神看着准三满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