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队,本质上来说,这类人和发情求偶中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而他们所呈现出的行为,只有两种。” “一,博取关注!” 徐嚯头脑冷静无比,缓缓道出脑中思路。 博取关注,这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发情时都会如此做的一种行为。 主观吗? 不够主观,那就举个例子。 大多人在初中或小学阶段,会通过一种滑稽的行为来吸引喜欢人的视线! “这是第一点,凶手在做的事情,而接下来是必然会做的第二点,那便是......” 徐嚯顿了顿,随即突然道: “密切关注!” 密切关注,也是密切贴近。 在面对特别在意的人或者事物时,人会下意识的往对方那边靠。 依旧拿青春期的男女来距离。 如收作业本,甚至会想让自己的作业本与爱慕者的作业本更靠近一些,两个名字贴在一起。 又或是下课后的‘偶遇’。 这都是所谓的密切关注、密切贴近。 凶手也不例外! 那么,问题也紧接着来了。 “对方所关注的东西,只有在互联网上才能看到。” “而他是流动作案,没有固定的修整地点。” “随身携带的都是小灵通与诺亚手机,无法达到关注互联网热度,唯有登录网络才能检验战果。” 看着周围的警察,徐嚯缓缓开口。 观察舆论,这年头只有三个地方满足。 报纸、电视、互联网! 报纸没有刊登,电视不符合流动作案需要的基础,那就只剩下互联网。 “那么......” “他在什么地方,密切关注案子的!?” “换句话来说......” 徐嚯看了看时间。 现在时间是,九月三十号,晚上十一点五十四。 如果不出意外,对方最晚会在明天下午五点,再次作下一起案件! 而距离这个时间,仅有十七个小时。 如果十七小时内,不能完成抓捕或是拖延,那么...... 第四起杀人事件会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想到这,众人眉头齐齐皱起。 时间......不等人! “换句话来说......” 徐嚯的话宛若在众人心中重重响起。 “他是在什么地方,通过互联网承载物密切关注的舆论?” “且,这个地方还要满足流窜作案,与随时随地使用承载物的条件!” 这个地方...... 是什么!? 第(3/3)页